在广州市,许多市民在就医时都会听到医生提及“脾虚”。那么,究竟何为脾虚?又该如何理解其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呢?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根本。脾虚则意味着脾胃功能衰弱,可能导致气血不足,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腹胀、纳差、便溏、乏力气短、消瘦或肥胖、面色发黄、舌淡苔白或有齿印等。
那么,人们为何会出现脾虚呢?又该如何调养脾胃呢?在这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唐梁为我们揭示了脾虚的成因。除了先天不足可能导致脾虚外,后天失养更是主要原因。具体来说,饥饱失衡、五味偏嗜、冷热失常、劳累过度、大病久病失于调理以及情志失调等都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滥用药物也易耗伤脾胃之气。
为了调养脾胃,我们可以依赖所谓的“健脾三宝”——山药、莲子和芡实。唐梁医师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
山药味甘平,无毒,可归脾、肺、肾经。它具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功效,还有助于消化,敛虚汗,止泻。对于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莲子同样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而芡实则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作用。这两种药材与山药配合使用,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脾虚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三种药物淀粉含量较高,因此腹胀气多、泛酸烧心者宜饮其汤避免食其渣。
唐梁医师还推荐了一款名为“健脾粉”的药膳。这款药膳以山药半斤,莲子、芡实各120克共研细粉,可加白糖适量蒸熟作点心吃,或加入粥中调糊食用。连续服用对人大有裨益,尤其适用于脾虚腹泻(包括慢性肠炎、消化及吸收不良、营养不良)的病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避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的各种原因来保持脾胃健康。了解脾虚的成因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调养,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及的“尖锐湿疣怎么治”与主题无关,请勿将其作为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