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讯(记者田先进报道)——日前,薛天教授率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研究团队,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揭示了光感知调控血糖代谢的神经机制。
经过广泛而深入的公共卫生调查,团队发现夜间过度暴露于光源之下会显著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风险。长期以来,光是否直接参与调控血糖代谢,以及这其中涉及到哪些感光细胞、又是怎样的神经环路和外周靶器官等问题,一直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
薛天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揭开了这一神秘面纱。他们发现,光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激活视网膜上的特定感光细胞,然后沿着视神经传递至下丘脑和延髓的一系列神经核团。在这里,信号被进一步处理并传递,最终通过交感神经影响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这一过程直接影响机体的血糖代谢能力。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光感知调控血糖代谢的详尽机制,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理解哺乳动物界中的光调节血糖代谢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意味着,我们对于光线与生物节律、尤其是与血糖代谢之间关系的理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一发现对于未来的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新的糖尿病治疗方法、改善人们的照明环境以及调整生物钟等方面。我们期待薛天教授团队未来能带来更多关于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突破。
《》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更多详细信息请查阅今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