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人健康 >

海口五源河湿地公园最孤独的树(海南五源河湿地公园入侵植物)

  • 女人健康
  • 2025-04-30 05:37
  • 来源:www.renliuw.cn
  • 无痛人流手术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珍稀宝藏:红腹异蜻、延药睡莲与濒危动植物共舞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报道,2月2日,随着世界湿地日的到来,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公布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生态监测成果。在这片湿地中,隐藏着许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种,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美丽画卷。

在植物方面,公园内的植物物种数累计达到449种,隶属于335属,112科。其中,延药睡莲的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蓝睡莲是中国原产热带睡莲种类,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由于生境破坏,其自然分布范围正在缩小,生存状况堪忧,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公园内还有普通野生稻和水蕨两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及其他省级保护植物。值得一提的是,红腹异蜻作为海南新纪录,在此被发现,为公园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鸟类方面,公园内的鸟类种类从115种增加到133种,占海口市鸟类总种数的44.3%。新增的鸟类小天鹅、灰头麦鸡等物种为公园增添了生机。调查结果显示,留鸟和冬候鸟是公园内的主体。公园还记录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种11种以及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6种。

在鱼类方面,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鱼类累计达到32种。新增的豹纹脂身鲇和大刺鳅为鱼类的多样性增添了一抹亮色。外来入侵现象依然严峻,其中以革胡子鲶最为广布。值得注意的是,公园在两次监测中均发现了花鳗鲡,这是一种能直接反映河流水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花鳗鲡的发现意味着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在河道生态环境的治理及维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除了这些珍稀动植物,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还记录到了许多其他珍稀濒危物种。这些物种的发现展示了公园生态环境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作为海南的一个重要湿地,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是许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栖息地。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家园。它的美丽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保护。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让我们共同保护这片美丽的湿地,守护大自然的珍贵宝藏。两栖与爬行动物在海南五源河湿地公园的丰富性概览

海南五源河湿地公园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之地,拥有众多独特的动植物种类。近日对其两栖爬行动物的调查显示,公园内的物种数量引人瞩目。共记录到两栖类动物有6科共12种,占海南全省两栖类物种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动物中,无尾目的种类尤为常见,如沼水蛙和泽陆蛙等。爬行类动物也有五科共十二种,占全海南岛爬行动物种数的相当部分。其中,疣尾蜥虎是最常见的爬行动物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监测范围内还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这种蛙类因体型较大且食用价值高而面临较大的压力。

除了这些常见的种类外,五源河湿地公园还孕育着珍稀的海南新纪录。例如德力小姬蛙,这种两栖动物仅在海南相对原始的中部山区有发现,而在五源河湿地公园的发现则展示了其生境的相对适宜性,显示出该公园在两栖动物保育方面的重要性。这一发现也证明了五源河湿地公园在保护和研究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五源河湿地公园的蜻蜓种类丰富性

除了两栖爬行动物外,五源河湿地公园的蜻蜓种类也相当丰富。通过样线监测,记录到了蜻蜓目昆虫有5科共21种,占海南全省蜻蜓物种数的近十分之一。其中数量较多的种类包括杯斑小蟌、黄翅蜻等五种。有趣的是,上游的蜻蜓种类最为丰富,中游次之,下游最少,这一现象与湿地的健康程度和植被的丰富度密切相关,说明蜻蜓种类多样性可以作为湿地健康状况的重要评价指标。一些稀有种类如毛狭扇蟌等的发现更是为五源河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增添了新的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调查中意外发现了一只红色蜻蜓——红腹异蜻。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海南蜻蜓的新纪录。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五源河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公众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注与热爱。红腹异蜻的出现不仅是生态健康的标志,更是生态保护成果的一个缩影。

海南五源河湿地公园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公园内的两栖爬行动物和蜻蜓种类的丰富性充分展示了其在保护和研究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这些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态数据,对于进一步开展生态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