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铁路局和公安部公布了新的《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该规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桂林铁路部门针对这一新规定做出详细解释,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乘车安全有序。
新规定对于很多日用品的携带要求有所放开。在酒类方面,新规定明确了包装密封良好、标签清晰的酒类物品携带标准,酒精度在24%至70%之间的酒类累计量不得超过3000毫升。此前,桂林火车站只允许携带两瓶符合规定的酒,现在对于酒的限制更加明确和人性化。
对于自喷压力容器、冷烫精、染发剂等产品,以前被允许携带的容量不超过120毫升,现在单个器皿容积放宽至不超过150毫升,每种限购一件,累计不超过600毫升。乘坐火车前往高原地区的旅客应注意,罐装氧气瓶也属于此类产品,而袋装氧气(医用氧气)是可以携带的。
移动电源是许多旅客出行的必备品。新规定中明确,单个充电宝和有明确标志的锂电池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含锂电池的电动轮椅车除外)。容量为20000mAh的充电宝是符合要求的,而容量为30000mAh的充电宝则不能随身携带。对于一些含有易燃成分的日用品,如香水、花露水等,单个容器的容积不超过100毫升,每种限购一件。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定对于小动物的规定也有所放宽。除导盲犬外,持有的导盲犬和包装成食品的水生动物(如鱼、虾、蟹等)可以随身携带。有检疫证明、用专用容器包装的小型活动物也可以托运。工作人员提醒,对于托运小动物,铁路运输企业应向旅客说明运输过程中的通风和温度情况。
新规定还明确了一些其他限制携带的物品,如管制刀具、危险品等。其中,管制刀具的认定更加明确和严格,包括特种刀具、专用菜刀、开刃的武术和工艺礼品刀等都被列入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的物品。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对于刀具的携带规定较为模糊,现在对于日常刀具的长度限制也放宽到了60毫米。
除了上述提到的物品外,新规定还提到了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限制携带、运输的物品,也属于限制随身携带的范畴。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不允许携带自带加热食品和能诱发烟雾报警的有异味食品。像榴莲、自热大米等常见物品在新规实施后也需要注意不要携带。
新规定严禁托运和携带自燃物品,其中包括黄磷、白磷、硝化纤维素(含胶片)、油纸及其制品等。过去只知道硝化纤维素的存在,却不清楚其具体涵盖的范围。让人不禁好奇,我们在医院观看和检查的电影能否随行携带?
工作人员面对新规定表示,这对车站安检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当前,我们所有的安保人员都接受了新规的培训,以确保从7月1日起严格执行。新规定中的项目划分更加详细,有些大类只允许携带一件,有些则规定了总携带限额,这无疑增加了安检人员的工作复杂性。
为了让公众对新规定有更深入的了解,桂林火车站多管齐下。他们将在微信官方账号和站内电子滚动屏幕上宣传新规定,同时更新站内受限制商品展示柜。市民还可以通过铁路12306网站、APP公告栏查看新规内容,或拨打12306热线进行咨询。
随着7月1日铁路暑运的拉开帷幕,乘车高峰期也随之到来。除了携带违禁物品上车会危害铁路安全,还有哪些行为较为常见呢?桂林火车站派出所透露,近期发生了多起在高铁线路违规放飞无人机的案例。这三起事件的当事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无人机拍摄的视频,画面显示无人机飞越铁路线路,这一行为违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桂林火车站派出所已根据条例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除此之外,动车上吸烟也是一种常见的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今年桂林已发生了多起类似案件。铁路部门提醒,除了无人机、风筝、气球、孔明灯等飘浮物的相关规定外,高速铁路线路两侧的塑料大棚、彩钢棚、广告牌、防尘网等轻质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权人或者实际控制人也需要采取加固防护措施,并及时清理建造、构造材料以及生产生活用塑料薄膜、地膜、塑料袋等,以防止在大风天气下危害铁路安全。
记者林扬对本次报道进行了文摄工作。南宁铁路局也发布了关于可携带物品的规定,并于2021年4月10日对桂林铁路进行了调图。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了新规定的重要性及其执行难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相关规定的途径和方式。通过记者的生动描述和丰富的内容呈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并关注铁路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