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孚一号机油的选择:深入了解包装信息以做出明智决策
市场上的机油种类繁多,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机油成为了一大挑战。我们可以通过机油包装上的一些信息来窥探其中的奥秘。以加德士品牌机油为例,其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内容。
一、关于“合成技术”机油的
加德士品牌推出的“超级金德乐”重型柴油机油,背后蕴含了雪孚龙公司的专有技术——“ISOSYN”。这是一种将矿物基础油经过“加氢裂化”与“异构脱蜡”技术处理的产品,按照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分类标准,这属于典型的三类基础油。
三类基础油相对于纯粹的矿物基础油,其杂质较少,性能更优越。虽然它仍属于矿物基础油,但与传统的矿物油相比,其质量已经十分接近合成机油。大品牌机油在包装上标识“合成技术”字样,以此来表明其产品的技术特点。
二、机油粘度的故事
很多人在检查机油油位时,会通过手指蘸点机油捻一捻来检查机油粘度,但这并不准确。实际上,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很高,机油温度相对于水温略高,大约在100摄氏度左右。这个温度对于机油的性能指标至关重要。石油公司和发动机公司在设计机油和发动机性能时,都会围绕这两个温度进行。机油的粘度与环境温度无关。
在选择机油粘度时,我们应该关注的是w后面的数值,而不是环境温度的高低。例如,对于发动机来说,0w40、5w40、10w40和15w40在高温正常运转时的润滑效果是一样的。w之前的数字主要是为了改善机油在低温下的启动性能。我们在选择机油时,应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粘度。
美孚一号0w40和5w40在高温下的润滑效果是相同的,选择哪种主要取决于车辆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的变化。在选择机油时,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包装上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样,我们才能为车辆选择到合适的机油,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性能发挥。我们也要关注机油的其他性能指标,如抗氧化性、抗磨损性等,以确保机油能够满足车辆的需求。机油的奥秘:从倾点到全合成
在寒冷的冬季,给爱车选择一款合适的机油至关重要。而“20w”机油,意味着它能在零下15摄氏度的低温下安全使用,这得益于其出色的低温流动性。我们选择机油时,通常会关注其“倾点”温度,这是机油从油桶中顺利倒出的更低温度。短时间内使用倾点温度较高的机油影响不大,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的磨损。
深入机油质量等级CI-4的含义。API CI-4是柴油机油的一种质量等级标准,由美国石油学会制定。这一标准是在2002年为了适应美国提高废放标准而推出的。当时,随着环保标准的升级,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了废气再循环系统(EGR)。CI-4机油的主要改进在于提高了对氧化物的控制能力,并可兼容多种其他机油级别。其中的“4”指的是4行程发动机,“CI”中的“C”则代表柴机油。到了2004年,API推出了CI级别的改进版CI-4plus。
机油的抗氧化能力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机油自身的氧化速度,二是对外来氧化物的控制能力。这包括对抗烟炱、漆膜和油泥的产生。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机油中会使用大量的抗氧剂和洁净分散剂。CI级别的机油特点在于其高碱值、高硫磷以及高盐灰分。随着技术的演进,CI级别机油在美国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却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特别是在未安装DPF系统的重卡发动机领域。
谈及“合成”机油,这其中又包含了丰富的故事。当年美孚推出了基于四类PAO基础油的全合成机油并申请了专利。嘉实多利用三类基础油的加氢处理技术合成了新配方的机油,也自称全合成。因为两者的性能相近,但嘉实多的造价只有美孚的一半,因此在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美孚不甘示弱,曾因此与嘉实多展开官司。有趣的是,嘉实多胜诉后得以继续使用全合成的称谓。
在2000年之前,只有使用100%PAO或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被允许在包装上标注“Full Synthetic”(全合成)。随着市场的演变,很多润滑油制造商开始使用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并也称之为全合成油。这就是目前中国市场“假”全合成泛滥的原因。美国消费者认为“全合成”是一个市场推广用语而非科学术语,这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在中国市场,“全合成”这一概念更是被发扬光大。
特约作者天天向左002提醒我们关注卡车之家,网聚卡车人的力量。在选购机油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他们进行咨询。对于途虎养车的机油包装差异,一张图就能让你轻松看懂各种机油包装的特点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