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血管健康网的小编要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防晒的误区。或许你对防晒有所忽视,或者存在一些误解,那么这篇文章将会为你揭示关于防晒的十大误区,让我们一起看看!
关于防晒的十大误解,这些误解可能导致你的肌肤在烈日下受到伤害。实际上,很多人对防晒的了解并不全面,因此增加防晒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具体的十个防晒误区!
误区一:涂抹防晒产品后即可立即获得保护。
真相:防晒霜中的有效成分需要渗透到皮肤角质表层才能发挥持久的保护作用。建议在出门前30分钟涂抹,并确保涂抹的量足够,至少1~2 ml才能达到最佳防晒效果。
误区二:只有在高温时紫外线才非常强烈。
现实:紫外线并不会因为温度高低而有所减弱。例如,当你在爬山时,随着海拔的升高,山风愈发凉爽,但紫外线却越来越强烈。类似地,当你在海边感受凉爽的海风时,紫外线可能已经非常强烈了。
误区三:阴天或云层较厚时,紫外线不会伤害皮肤。
现实:云层几乎无法隔离紫外线。事实上,90%的紫外线可以穿透云层。只有乌黑且厚重的雨云才能部分阻挡紫外线。
误区四:防晒产品的SPF值越高越好。
真相:SPF值过高的防晒产品可能含有更多刺激性成分。日常工作中选择SPF15和PA+的产品即可;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选择SPF25~SPF35和PA++的产品;在海边游泳时则可选择SPF35~SPF50和PA+++的产品。
误区五:涂抹多种防晒产品,可以获得多种防晒效果的组合。
现实:你获得的防晒效果取决于使用防晒值最高的产品,因此无需使用多种防晒产品。
误区六:偶尔忘记涂抹防晒霜对皮肤不会有太大影响。
真相:阳光是可以累积的,即使只是间接暴露在阳光下,对皮肤的伤害也会累积。长时间下来可能导致皮肤晒黑、出现斑点、失去弹性、出现皱纹和衰老。
误区七:未用完的防晒霜可以留到明年再用。
现实:防晒产品放置时间过长,其防晒系数可能会降低,从而影响防晒效果。建议按照产品包装上的使用期限使用,并确保在开封后尽快使用完毕。
误区八:出门前涂抹好防晒霜,就可以一整天无忧。
真相:防晒效果在数小时后可能会因汗水稀释而逐渐减弱,因此需及时补涂,以确保持续防晒。
误区九:皮肤被晒黑后,涂防晒霜已无用。
真相:皮肤晒黑是自我保护的表现,但即使如此,仍需要涂抹防晒霜来提供额外的保护。因为黑色素只能部分吸收紫外线B,而无法吸收紫外线A,所以出门在外仍需做好双重防护。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另外一些需要注意的内容:
你是否知道,防晒霜的PA指数是针对UVA射线的,它能有效防止皮肤晒黑;而SPF指数则是针对UVB射线的,能够防止皮肤晒伤。只有选择全面的防晒产品,才能为你的肌肤带来全方位的呵护。
值得一提的是,防晒霜的使用应该全面且细致。不仅脸部需要防晒霜的守护,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包括头皮、耳朵和脚部皮肤,也同样需要我们的关注。格拉芙指出,很多人在阳光下锻炼时容易忽略头皮的防晒,建议可以在头发上喷一些防晒喷雾或者戴上帽子来防晒。而脚部皮肤,尤其是涉水之后、穿上凉鞋之前,也要确保连脚趾都涂上了防晒霜。
关于SPF值的认知,也存在一些误区。很多人误以为SPF值可以叠加,实际上,使用SPF30的产品后,再使用SPF15的产品,并不能得到SPF45的防护效果,实际的防晒指数仍然是SPF30。坚持使用足够的高于SPF30的产品,并定期补涂,才是有效防护的关键。
除了防晒霜的选择和使用,我们还需要注意其他防晒措施。有些人可能只依赖带有SPF的化妆品来防晒,这是不够的。专家建议,使用粉底或散粉之前,应该先涂抹防晒霜。某些药物和食物也可能导致皮肤对阳光更加敏感,比如高血压处方药、计划生育药物、某些抗生素以及含有呋喃香豆素的柑橘类水果等。在选择药物和食物时,也需要特别注意。
嘴唇的防晒也常常被忽略。嘴唇比脸部其他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更长,因此更容易晒伤。在户外活动时,应该选择SPF20以上的唇彩,并经常补妆。
晒后护理也非常重要。不要在晒伤后才进行修复,晒太阳当天甚至当时就应该开始护理。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皮肤发红和灼烧反应,还有助于减缓紫外线的伤害。
以上就是关于防晒的十大误区。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若信息有误,请联系我方进行更正。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肌肤,建议大家关注心脑血管健康网,获取更多护肤知识和健康资讯。让我们一起在享受阳光的保护肌肤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