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总书记在强调思政课重要性的文章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并贯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科学内涵。
一、真学才能明其理、得其道
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是科学真理,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思政课教师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着学习的冲动和渴望,带着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学习方式应该是系统、彻底、持续的,避免零碎、肤浅、冲动的学习。在学习内容上,应该坚持阅读原著,学习原著,理解原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真懂才能自信并使人信
真正的理解不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是知其所以然,更需要向他人学习。只有真正理解,才能从理论自觉上升到政治自觉,落到行动自觉,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复杂严峻的形势,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老师一定要信马由缰,讲马,绝不能在理想信念上掺沙子和水。
三、真信才能为真学真懂真用注入灵魂和根本动力
所谓真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更高理想信念,牢不可破,坚如磐石。只有真正的信仰,才能真的去学习,去理解,去运用,去贯穿学习、思考和实践。真信是有问题的,真正的学习、理解和运用肯定会受到质疑和打折扣。作为一名思政教师,信念不坚定会是致命的问题。
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内涵与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自身的要求,更是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行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还要时刻保持对新知识、新思想的学习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肩负起以德育人、以培根铸魂的历史重任,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肩负重担,砥砺前行。担当起责任之山,以恒心毅力勇往直前,坚决守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不动摇。我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广大青年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肩负着赢得民族未来的重任。
真学、真懂、真信,方能达到真用的境界。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的力量。哲学家的任务不仅仅是解释世界,更是改变世界。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知实践的重要性,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价值性和革命性融入教育实践之中,使其真正转化为教育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在教育实践中,我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以思政课课堂为主阵地,找准自己在全国“大思政”工作大局中的定位,将青年大学生的个人追求与国家梦想紧密相连,让他们同频共振,与社会进步同行同向。
如何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我深知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信仰的树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打磨。我时刻保持对理想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守,以钉钉子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我深知抓实抓细的重要性,汇流成河,积小胜为大胜。从每一个案例的选编、每一个教案的设计开始,我注重细节,聚沙成塔,把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一起来。我坐得住“冷板凳”,在平淡无奇的日常工作中默默坚守,力求把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小处。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摆正心态,看重事业,看淡功业。我以入世的心态看待事业,以出世的心态看待功业,把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作为根本目标。我抵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态度,更拒绝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端正心态,苦干实干,用真心真情真意驱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保持言行一致,将价值引领、道德浸润、知识传授和人格熏陶有机统一起来。
我是赵书昭,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我始终坚守在思政课讲台上,致力于做好思政课的宣讲工作,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