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救治方法
家庭救治的原则在于减轻肠道负担,调节饮食,加强护理,解除病因,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进行对症治疗。
一、调节饮食
对于轻型或非感染性腹泻,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暂停或减少辅食。人工喂养者可选择稀释乳、米汤等易消化食物作为过渡,随后逐渐恢复饮食。对于重型腹泻,在需要输液时应禁食6-12小时或更长时间。症状缓解后,饮食也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步恢复,这一过程需要3-4日或更长。
二、加强护理
在此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并记录呕吐及腹泻物的性质、次数和量,以及排尿时间和尿量。勤换尿布,勤洗臀部,以防止尿路感染和尿布性皮炎的发生。
三、控制感染
根据肠道感染的情况应用抗生素,主要是控制大肠杆菌。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复方新诺明、黄连素等。根据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还可以选择氨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进行肌肉注射。用药2-3日后无效,应更换或加用另一种药物。对于肠道外感染性腹泻,需相应治疗肠道外感染。
四、对症治疗
对于呕吐,在禁食后如仍不能停止,可使用苯钠等药物。腹泻早期不宜使用止泻剂,如症状已好转但腹泻仍迁延不愈,可使用鞣酸蛋白等药物。腹胀时可行腹部热敷及肛门排气。食欲不振时,可使用胃蛋白酶等药物。
五、液体疗法
包括纠正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对于轻度脱水无呕吐者,可进行口服补液疗法。中重度脱水伴有呕吐、精神不振、腹胀等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口服补液配方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粉、氯化钾等,用法为50-60mg/kg,在4-6小时内少量多次服完。
诊断要点:
1. 大便每日四次以上,呈黄色蛋花汤样、绿色水样或白色米汤样,可带少许粘液,无浓血。
2. 粪便镜检未发现阿米巴或其他原虫。
3. 粪便培养未发现痢疾、沙门氏等致病菌生长。
4. 可通过特殊致病菌培养(如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耶氏菌等)进行诊断。
5. 病史中应注意饮食因素或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近年来常见的轮状病毒腹泻,起病前或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编辑推荐:
关于小儿健康的相关议题一直备受关注。除了上述的家庭救治方法,还有一些相关主题如小儿遗尿食疗药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偏方以及小儿哮喘的穴位敷贴治疗等,也是家长们可以了解的内容。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