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车友会》:定损后的修车问题,如何防范被忽悠?
张先生的遭遇引起了广大车友的共鸣,关于定损后多久必须修车,以及定损后是否必须在某处维修的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的《央广车友会》特邀汽车维修专家、多品牌技术内训师老孔,以及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甲德,为大家剖析这个问题。
一、业务员的话术
面对保险业务员声称能修车、能接车、能办理续保等一套业务都能解决的情况,老孔提醒我们,实际上在一般的修理厂里,声称是业务员的人,往往可能是修理厂的外托人员,他们有自己的指标任务。我们需要对这些话术保持警惕,对他们的进行查证。
二、报保险问题
张先生对于报保险是否必须由本人来报、在本人知情的情况下报存在疑问。对此,周甲德律师表示,这里面涉及到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如果是平安公司的人联系张先生,那么需要确认其身份真实性;如果不是,那可能就是冒充的。如果有人开走张先生的车,如果最后没有产生大的诈骗问题还好,否则就可能涉及到保险诈骗的犯罪问题。如果发现了问题,应该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定损后的维修问题
关于定损后是否必须在指定地点维修的问题,老孔表示,实际上定损了并不一定需要去修,这是不对的。定损只是确定了维修的费用,车主有权选择去哪个维修店进行维修。周甲德律师也强调,相关的规章政策以及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都不会规定定损后必须在指定地点维修。如果定损的数额与实际维修费用不符,可以重新找定损员重新协调定损。
四、押金与维修费用
对于张先生遇到的一万二的押金和六千的不能开发票的维修费问题,周甲德律师表示,这些情况都需要车主特别警惕。押金应当明确其用途和退还方式,而不能开发票的维修费可能存在其他问题,车主应当要求开具正规发票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车主在面对定损和维修问题时,需要保持警惕,了解自己的权益,选择正规的维修店和保险公司,避免被忽悠。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教训,不再被类似的事件所欺骗。出险后4S店定损修车是否使用原厂件及背后的猫腻
近日,张先生遭遇了一起事故,关于车辆在出险后送至4S店定损修车,涉及到的配件是否为原厂件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事故的深入发展,一系列疑问也随之浮出水面。这其中,平安保险公司扮演的角色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对此,我们邀请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甲德先生以及汽车维修专家、多品牌技术内训师老孔来为我们此事。
张先生表示,除了对配件的疑虑,他还遭遇了押金和发票的问题。在将车辆送至某4S店进行维修后,他被要求交一笔押金和额外费用却未收到发票。对此,周甲德律师表示,只要车主表明身份并经过核查,车主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第三方包括保险公司都不能代替车主的地位。对于此类情况,车主完全有权利要求查看维修记录和费用明细。
而平安保险公司在其中的角色也让张先生感到疑惑。他表示在尝试获取相关定损信息时遭遇了阻碍。对此,周律师建议车主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尝试拨打保险公司的官方电话进行咨询和核实。这些电话通常是比较客观的,他们会告诉车主应不应该拿到这些信息以及如何获取。车主还可以选择向银投诉或报警处理此事。如果涉及到违法犯罪行为或保险公司存在欺诈行为,相关部门会介入调查并查清事实真相。
那么,关于出险后4S店定损修车是否使用原厂件的问题究竟该如何看待呢?实际上,这并非一定使用原厂件,因为有些配件可能存在供应问题或价格因素而被替换为其他品牌或质量稍次的配件。对此,车主在维修前应和4S店明确约定使用原厂件,并保存好相关证据。如果发现被更换了非原厂件,车主有权要求更换并追究责任。
在事故发生后,车主在报警过程中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和保全证据也是一大关注点。周律师建议车主在报警时选择正确的途径,如拨打110或向经侦部门报案。车主应尽可能保留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报警记录等。如果涉及到保险公司的欺诈行为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车主应积极配合调查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车辆在出险后送至4S店维修时,车主应提高警惕并注意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配件问题、押金问题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疑问都应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咨询和核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并得到合理的赔偿。
来源:央广车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