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护国家安全责任的
作者邓国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国家安全,乃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指明了方向。在此,我们一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究竟落在谁身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绝非一帆风顺。随着国家的不断壮大,所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也在增加。这正是我们由大变强过程中必经的关卡。回顾历史,党总是在内忧外患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我们更应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防范和识别重大风险成为重中之重。“机敏的人在沉默中倾听,聪明的人在无形中观察。”我们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明确风险来源、种类及发生时机。当前,中国面临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多方面的挑战,以及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风险,再加上自然风险的叠加,使得我们的国家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全面识别各类重大安全风险,掌握其背后的诱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成为当下的紧迫任务。
数据时代,我们应打破壁垒,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数据,赋能新技术,以更全面地识别风险。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防范已知的“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也要对新型风险有所准备。这需要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处理各类风险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在新时代的大潮中,我们要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改革的目的和稳定的保障都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世界形势和周边环境都日益复杂敏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增强多种思维能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既要敢于冒险尝试,又要积极稳妥。我们要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在保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不倚、力度不减的前提下,立足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背景来谋划改革发展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共同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在深化党的全面领导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是要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这一点,是我们建设国家的铜墙铁壁的关键。
坚持先立后破,不破不立。在处理改革过程中的新旧问题时,我们必须把握好立的根基,不能盲目求破。这就像是在烹饪一道美食,我们不能在食材还未准备好的时候就急于扔掉旧的锅具。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局,着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确保国家安全为首要任务。这意味着我们要深思熟虑,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立"与"破"的焦点在于"立"。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打破旧有的框架,更要建立新的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不能在旧的还未消失之际就急于追求新的。否则,我们可能会陷入混乱和迷茫之中。我们要站稳立场,坚定信念,然后才能有信心去打破旧的束缚。
我们也要通过破来创造新的条件。我们需要坚决破除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错误思潮,比如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我们要增强我们的政治意识,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样,我们才能为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国家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我们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以经济安全为支撑,同时关注军事、文化、社会安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是我们推进改革、攻坚克难的基本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我们的力量。(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