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伴随着健康饮食风潮的兴起,以“健康美味”、“安全营养”、“便携快捷”和“个性时尚”为口号的网红麦片正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追捧。这些麦片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了果干、酸奶粒、巧克力以及坚果等丰富配料,看似更为健康,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生命时报》的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进行了一次粗略统计,发现销量过万的45款麦片中,有高达42款是混合麦片。这些麦片的每500克价格从20元到50元不等。多数产品的描述都着重强调了其丰富的配料、便捷的食用方式以及良好的口感。甚至有的产品还推出了“无糖”标签,采用低聚果糖进行替代。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提醒我们,这类麦片虽然口味更佳,却潜藏着许多健康风险。大家在选购时需要保持谨慎。
果干可能是“糖衣炮弹”。果干的制作通常有三种方式:烘干、油炸和冻干。由于加工过程中水分的丢失以及糖分的浓缩,与同质量的鲜水果相比,果干的热量更高。尤其是一些口感较酸的水果干,如猕猴桃干、芒果干、蓝莓干等,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糖分以保证口感。
混合麦片的速食干吃特性虽然方便,但其实是深加工的“代价”。这种特性的麦片,其营养价值已被大大削弱,升糖指数也大幅升高。原始的燕麦需要去壳后蒸熟或煮熟才可食用。而市面上一些可以直接干吃或冷牛奶、酸奶冲泡的麦片,通常进行了加工或膨化加工,这不仅降低了麦片中可溶性纤维的含量,升高了升糖指数,还增加了麦片的热量。
酥脆口感的麦片也潜藏着“热量陷阱”。一些麦片的酥脆口感可能来源于果干的油炸过程或高程度的烘烤与膨化加工。添加的坚果虽然营养丰富,但脂肪含量也较高,若食用过量,很容易摄入超标的脂肪。即便是一些含无糖、冷冻干燥果干的混合麦片,其热量也相对较高。
朱毅教授建议,若消费者希望摄取营养丰富的麦片,最好选择由去壳燕麦粒熬制或初加工的纯燕麦片冲泡的燕麦粥,并搭配一些新鲜水果和坚果。这样既能避免添加糖的健康风险,又能保证摄入水果中丰富的维生素。市场上一些口感黏腻的燕麦产品可能含有糊精、奶精等成分,消费者也需要谨慎选购。任琳贤(本报记者)的报道为我们揭示了网红麦片的真相,希望能引导大家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