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季,有一种古老而智慧的饮食秘诀流传甚广:“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智慧,又带来了哪些益处呢?本期我们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谢连娣医生,为我们深入解读关于夏天吃姜的种种奥秘。
夏天,为什么要吃姜呢?
在炎炎夏日,人体的阳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向体表升浮发散。体内的阳气相对虚弱。正如古人的智慧所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这里的五月指的是农历。为了应对体内的阳气虚弱,夏季的饮食调整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辛味的食物,如生姜、茴香、葱白等,来平衡脏腑的阴阳。
夏日高温之下,人体毛孔张开,如果突然进入室内空调房,或用凉水冲凉,都可能导致外邪侵入。有的当时可能没有明显不适,但有的则可能潜伏下来,在秋冬季节再发作。吃点姜就像是一把守护伞,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能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冷食在夏天是许多人的首选,但这样容易导致胃内积寒。而姜性温热,食用后可以驱散寒气,减少胃胀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姜的神奇功效
生姜,这一常见的食材,在中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草纲目》及《千金方》对姜的药理效用都有详细的描述。生姜味辛、气微温、无毒。它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多种功效。尤其对于那些因外感风寒、痰饮、咳嗽、胃寒、呕吐等症状困扰的人们,生姜更是不可或缺的良药。
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姜的奥秘。姜中的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兴奋神经系统,有助于祛风散寒。它还能加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哪些人需慎食姜?
尽管姜的好处众多,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以下两类人群在夏天也需特别留意。阴虚体质的人,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等症状。由于姜性温,阴虚的人食用姜会加重阴虚症状。对于内热较重,如有肺热燥咳、胃热呕吐、痔疮出血、痛疮溃烂等疾病的人们,也不宜食用姜。他们在享受夏日的清凉时,需格外注意避免过度食用姜。
生姜不仅是一种调味品,更是大自然的馈赠。在炎炎夏日里,适量食用生姜不仅能为我们的健康护航,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