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因咽喉息肉接受治疗:专家解读与预防建议
近日,知名主持人杨澜在完成“中国达人秀”节目后,因咽喉息肉严重,遵医嘱进行了治疗。咽喉息肉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特邀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汪建主任进行解读。
汪主任首先指出,咽喉息肉与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歌手、推销员、经理等长期用嗓的职业人群更容易患上咽喉息肉。高强度用嗓的职业,如酒吧、广场主持、婚庆司仪等,同样面临较高的患病风险。
咽喉息肉的出现,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长期过度用嗓,环境因素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音响效果差、空气质量差等,也可能成为诱因。特别在从事相关职业10到12年后,更容易出现这一病症。全身性疾病,尤其是上下呼吸道与肺部的感染性疾病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加重病症。
那么,咽喉息肉具体有哪些症状呢?汪主任表示,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或异物感。患者可根据音质变化、嘶哑程度来判断息肉的大小、形态和部位。轻者可能出现间歇性声嘶、音色粗糙等情况;重者则可能出现声音沙哑、失声、呼吸困难等症状。
通过喉镜检查,常能在声带游离缘发现表面光滑、半透明的新生物,如水滴状,多为灰白或淡红色。在临床诊治中,根据患者的职业病史、临床症状以及喉镜检查,即可确诊。对于声带息肉或较大的声带纤维性结节,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较小的病变则可通过支撑喉镜下显微术进行治疗。
汪主任强调,预防咽喉息肉至关重要。增强嗓音保护意识,避免在不适宜的情况下过度用嗓是关键。正确掌握发音技巧、积极治疗诱发病根、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咽喉息肉的重要措施。职业性用嗓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声带病变并进行治疗。
汪主任提醒,虽然出现咽喉息肉症状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从事嗓音工作,但在急性期及时保证嗓音的休息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疗效不理想,可以考虑暂时调换岗位。对于长期、严重的声嘶,以及工龄较长、年龄偏大的职业用嗓者,建议考虑非职业性用嗓的工作。
咽喉息肉可防可治,只要我们加强预防,注重保护嗓音,就能远离这一病症的困扰。让我们共同关注嗓音健康,预防咽喉息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