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刚露面,便带来了一股强烈的冷气团,气温骤降超过十度。这种温差的大起大落,最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医师们纷纷提醒,心肌梗塞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许多青壮年因为自视年轻力壮,忽视了潜在的危险因子,一旦发病,往往令人措手不及,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
在医学摄影镜头下,黄志文的照片捕捉到了温差对心肌梗塞影响的真实场景。台大医院心脏内科医师黄瑞仁表示,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虽然这种突发状况令人猝不及防,但并非无法预防。毕竟,冠状动脉要达到严重狭窄甚至引发心肌梗塞,往往需要十年以上的累积。
那么,哪些因素会增加心肌梗塞的风险呢?黄瑞仁医师列出了以下六大危险因子:
年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临床上发现,男性在45岁以上的年龄段更容易受到心肌梗塞的威胁。对于女性来说,如果年龄大于55岁或者已经停经,也同样符合这一危险因子。
家族史也是判断心肌梗塞风险的重要指标。如果家族中有男性在55岁之前、女性在65岁之前曾患有冠状动脉心脏病、心肌梗塞或缺血性脑中风,那么家族成员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第三,高血压是另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气温的变化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如果原本就患有高血压且控制不佳,很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第四,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控制不佳会导致大、小血管病变,增加血管阻塞的风险。
第五,吸烟是另一个罪魁祸首。吸烟容易导致血管硬化、阻塞,同时也会降低血液中好的胆固醇的含量。
肥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因子。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超标都是判断肥胖的重要指标。
黄瑞仁医师提醒,对于那些有以上危险因子的人来说,除了应该改掉坏习惯,比如和减重,已经存在的慢性病也应该得到妥善的控制。定期接受运动心电图或核子心脏医学扫描等检查,了解目前心脏血管的病变状况是必要的。如果阻塞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仅靠药物和运动只能延缓恶化的速度,需要在医师的评估下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让阻塞的血管恢复畅通。
这篇文章由网友『旧年枕上』至本站,旨在提醒大家温差大易引发心肌梗塞,并强调控制六大危险因子的重要性。请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注意防范,如有疑问或需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