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池畔的医学思考:中医与系统的交融
在北京市莲花池康复医院,耿世钊医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医理论历经千年仍然充满生命力?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医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更是因为其与东方哲学的深厚渊源。
长期以来,中医学的发展伴随着中西医理论的冲突。但耿世钊医生认为,这些冲突并非源于学术方法、研究方法或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是源于东西方哲学对人体科学的认识论的不同。正如易经所言,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深植于东方的哲学思想之中。
随着现代系统论的问世,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医的哲学观念是对自然界和人体的系统观念的一种形象表述。现代医学更多地关注必要元素的观察和研究,却忽略了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系统的边界条件。例如,现代临床医学以解剖和形态学为基础,更注重病理解剖的研究,而中医则强调整体观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自从贝塔朗菲建立了一般系统论,人体被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活系统,这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哲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哲学家和生物哲学家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医理论,并明确了人体科学的系统哲学观念。正如钱学森所预言,未来的医学发展必须依靠中医的理论和实践。
在认识和研究人体科学时,我们应该把人体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医理论的“天人合一”观念正是强调了人与环境的紧密联系。相反,把解剖形态仅仅看作是个体功能载体的看法,是隔断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这样的认识虽然对于临床有一定的作用,但却忽略了疾病的早期预防。
系统理论所强调的参与生物现象的所有相关元素及其相关关系在形成各种生物行为、各种疾病时都起作用。要想解决医学难题,必须尊重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系统方法开展医学研究。近年来,中国的医生已经开始用系统论的思想来解读中医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的医学问题仍是面临的挑战。
中医的理论原则是解决医学难题的钥匙。例如,当前关于心脏舒张功能的定义存在的问题,就是孤立地研究舒张功能的结果,没有考虑到收缩功能对舒张功能的限定。这种错误的概念推导出的“舒张功能性心衰”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耿世钊医生认为,要想真正解决医学难题,必须应用系统方法,并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为现代医学注入更多的中医智慧,为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