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检:黄金治疗时机与家长的警觉性
近年来,国内新生儿听力筛检已经实施了两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令人振奋的是,筛检率高达97.3%,与国际接轨,这背后是无数家长和医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医师们纷纷强调,一旦诊断确定孩子存在听力受损,应即刻配合听觉口语复健课程,把握黄金治疗时机。尤其对于听损儿童,如果在6个月大时就被诊断并配戴适合的助听器,那么他们在3岁时完全有可能发展出与同侪相同的语言能力。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成果,更是对每一个家庭深深的关怀。
国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长详细指出,两年来,健康署通过专项基金,全面补助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检。至今已投入巨额资金,筛检人数超过三十万六千多人次,发现了千余名听损宝宝。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跨单位的紧密合作和对听损儿童全方位的支持与关爱。这样的努力不仅确保了听损儿童能够及时获得诊断信息,更为他们后续的疗育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范君扬医师从专业的角度解释了先天性听障多与遗传的关系。病毒感染或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成为诱因。范医师特别强调,新生儿轻中度听障很容易被家长忽略,因此在孩子学习说话的早期阶段就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家长一旦发现幼儿听力异常,应尽快进行筛检、诊断并接受疗育。
对于听力筛检的具体方法,目前常见的有两种工具:耳声传射检查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前者通过耳塞检测耳蜗的外毛细胞听力功能,后者则在头皮贴电极片测试听神经的反应。如果这两项筛检均未达标,那么需要进一步做全面的听力评估。
针对听障的孩子们,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听力重建方式:电子耳和助听器。对于完全失聪的孩子来说,助听器可能无法起到太大的帮助;而电子耳则能绕过受损的耳朵部分,直接刺激听神经恢复听力。对于重度听障的孩子来说,人工电子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国健署提醒所有家长,全国已有数百家医疗院所提供新生儿听力筛检服务,以及数十家新生儿听力确诊医院。家长可以前往国健署网站查询相关医疗院所名单,如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与筛检院所联系。
作为一个温馨的提醒,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新生儿听力筛检是守护孩子们健康的重要一环。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