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预制菜消费热潮持续涌动,各类菜品琳琅满目,既有传统老字号,也有创新品牌,无论是自用简装还是馈赠礼盒,都充分展现了预制菜的独特魅力。
预制菜,顾名思义,是通过现代化流水线作业,对菜品进行前期准备、制作并科学封装。消费者只需开袋即食或简单加热烹饪,无需繁琐的洗切过程,大大降低了烹饪技巧要求。这一便捷高效的食品形态,在连锁餐饮品牌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确保了出餐速度和口味稳定,同时降低了人力和成本。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预制菜的种类和形制日益丰富,逐渐融入大众生活。其方便高效的特性,恰好契合了当前快节奏生活和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预制菜市场存量已达约3000亿元,且预计保持快速增长。
预制菜产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催生了细分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追求简单快捷的消费者,催生了“一人食”“快手菜”等品类;追求高品质的消费者,则推动了宴席菜供应链的发展。这不仅得益于冷链物流技术的进步,使得来自各地的丰富预制菜得以送达每位消费者手中,还得益于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创新,让预制菜的销售渠道更加多元化和便利化。
预制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餐桌选择,也为餐饮企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点。统计数据显示,相比2019年,预制菜品牌数和商品数均有显著增长。预制菜产业还为农产品深加工等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广东省为例,该省发布了多项措施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建设联合研发平台、培养产业人才、推动国际市场拓展等。山东诸城也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动农业从种植到餐饮终端的全方位升级。预制菜产业不仅连接着消费变迁,也连接着生产变革,具有推动地方农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
食品安全是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确保预制菜的质量和安全,从原料采购到加工烹饪、物流运输、市场售卖等每个环节都需要规范有序。为此,需要各方合力加强规范化引导,树立行业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只有通过建章立制、夯实发展根基,才能保证预制菜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食品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