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变换,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群体开始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据台湾皮肤科医学会统计,国内有超过2百万名异位性皮肤炎患者。近日,皮肤科门诊迎来许多因奇痒无比而夜不能寐,甚至抓破皮肤导致感染的患者。这其中,一项国外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皮肤上的“微生物群落”失衡,竟可能是引发异位性皮肤炎的重要原因。
异位性皮肤炎被视为一种基因遗传的慢性免疫系统疾病,其诱因多种多样,如季节交替、尘螨、霉菌或化学物质等环境过敏原。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院的Julie Segre研究员发现,皮肤上的好菌与坏菌的平衡也是关键所在。人与细菌共生共存,皮肤的微生物群落就像是一个微妙的生态系统,其平衡状态对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台大医院的朱家瑜医师进一步指出,健康的皮肤上有着由200多种细菌组成的微生物群落,这些细菌在皮肤上的和谐共处,能够维持皮肤的PH值平衡。对于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来说,他们皮肤上的菌种可能只有100多种,当有害菌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时,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当免疫系统受损时,潜在的致病菌也有可能乘虚而入,破坏皮肤屏障,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
当微生物群落达到平衡时,皮肤发炎和瘙痒难耐的症状才能得到缓解。换句话说,皮肤上的好菌与坏菌之间的平衡是皮肤健康的关键。为了恢复这种平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如使用正确的保湿剂来稳定皮脂膜的水分,为共生菌群提供正常的生长环境。一些温泉萃取因子加入到保湿乳液中,能够活化皮肤的先天免疫反应,增加皮肤微生物群落好菌的平衡状态,有效预防皮肤炎的发作。
朱家瑜医师提醒广大患者,对于已经出现搔痒症状的患者,应该谨慎处理皮肤问题。在急性治疗阶段,可以使用类固醇药物。等皮肤状况稳定后,再坚持使用保湿乳液以防止复发。冬季人们喜欢泡热水来保暖,但热水可能会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肪,导致角质变硬,加重搔痒感。在冬季尤其需要注意皮肤的保湿。
微生物群落的平衡是异位性皮肤炎复发的关键。患者们应该注重皮肤的保养和护理,保持微生物群落的平衡状态,才能有效缓解皮肤问题。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引起重视,积极寻求医疗帮助,早日摆脱异位性皮肤炎的困扰。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更多疑问或需求,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