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台东医院的病房,张静芬营养师看到周大婶脸色铁青,餐桌上的饭菜似乎未被触碰过。心生关切,她上前询问,周大婶却沉默不语,只有女儿在一旁抱怨:“她什么都不吃,说食物太咸,我们吵了一架。”原来母女间的矛盾源于饮食中的盐分问题。
张静芬立刻安抚母女情绪:“别生气了,女儿是为了你的健康着想。”周大婶不满地反驳:“她的关心还不如一片酱瓜呢!没有咸味我怎么吃得下?”张静芬深知高盐饮食的危害,便借此机会向母女二人科普一番。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危害健康的“无声杀手”。世界高血压日的大会上,专家强调高盐与高血压同样有害健康。除了规律服药外,限制盐分摄取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台湾四十岁以上的民众中,每三至四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其中近三分之一患者的病情与过量摄入钠盐有关。钠盐不仅会导致血压升高,还会加速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还发现,即便是没有高血压的民众,钠盐的摄取量也会直接影响血管功能。预防血管病变不仅限于高血压患者,所有民众都应控制盐分摄入。
实现低盐饮食并不容易。因为习惯重口味后,人们往往无法接受不咸的食物。实际上,食盐是维持身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重要物质,但过量摄入并不利于健康。国人钠的摄入量往往超标,仅仅依赖口味来判断高盐或低盐是不可靠的,因为食物经过多元调味后,即使含盐量高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明显的咸味。例如,休闲食品中的洋芋片,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吃完了一大包,而钠的摄入量已经足够一天的需要。
为了维护健康,我们需要理智地认知钠盐的食物来源和含钠量的食品标示。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成人每天的钠摄取量不应超过八公克盐(相当于每日三千三百毫克钠),儿童则更低。国民健康局建议国人每日钠总摄取量为两千四百毫克(相当于食盐六公克)。除了注意食物的天然钠含量外,我们每天只需一平茶匙的盐就足够了。其他调味料也应限量使用。大多数休闲食品的含钠量很高,应该少吃或避免购买。在选购食品时,注意查看食品标示中的钠含量,以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张静芬营养师提醒广大民众:休“咸”饮食有益健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理智地控制盐分摄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高盐带来的健康风险,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参考数据来自行政院卫生署台湾地区食品营养成分数据库。(该文章由网友『︶ ̄’泡沫下的鱼』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