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工作——一种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微博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申城的一些公司里,由于商业机密泄露和企业形象受损的风险,员工被严禁发布与工作相关的微博。
专家指出,职场上的微博使用需要趋利避害。对于公司来说,禁止员工在微博上谈论工作是为了保护商业机密和企业的形象。而对于员工来说,如何在微博上保持职业形象,避免泄露公司机密,确实是一大挑战。
以周先生为例,他是一家外资投资机构的员工,专注于创业型项目的分析与评估。他的微博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娱乐八卦,还有一些行业资讯和对新型创业项目的点评。他的上司告诫他,这些可能泄露公司机密,要求他避免在微博上谈论工作内容。为此,公司还更新了内部规章,严禁员工“微工作”。
职场上的网络行为如何规范呢?一项调查显示,逾七成白领会在工作时间上一些网站,其中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发微博传递信息。对于公司来说,如何规范员工的网络行为,尤其是微博行为,是一大挑战。
一位地产公司的HR透露,由于担心员工微博泄露信息,公司采取了屏蔽微博的措施,并明文规定不许“微工作”。但实际上,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现在手机普及上网,很难完全堵住员工的个人网络行为。对此,人力资源专家表示,规范职场网络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雇主管理是否“得民心”。
对于如何趋利避害地使用微博,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建议白领们充分发挥微博作为社交工具的作用,为自己的职场表现加分。他强调,要避免在微博上抱怨工作和发牢骚,这种行为不仅会造成“不职业”的印象,还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更重要的是会损害企业形象。
在实际操作中,白领们面临着公私分明的挑战。比如Cherry,她开微博原本是为了和朋友交流的私人空间,但很快就发现同事通过社交媒体联系到她。她表示,“同事热心来加我,总不见得不回应吧”,因此她的微博逐渐变得公私不分。对此专家建议白领在使用微博时需注意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同时也要注重职业操守和专业性避免因个人网络行为不当影响企业和个人形象。因此白领们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时也应该学会如何合理规划和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确保个人职业发展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