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严寒,因心血管疾病引发的猝死案例频频敲响警钟。据统计,高达80%的猝死事件与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每年,卫生署都记录着令人心痛的数字:去年有高达一万六千余人因心脏病离世,占整体死亡率的近十分之一。今天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希望。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阳明大学与北市联合医院携手合作,推出了一款云端心电图监测系统,旨在为居家心血管病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最近研发出了一款可随身携带的微型无线心电传感设备,让外出时的即时监控成为可能。
想象一下,只需轻轻佩戴在胸口或手臂上,“云端心电图即时监测系统”便可运作起来,监测您的心电信号。这款系统的三大核心组件包括微型无线心电传感设备、神农模块传输系统以及云端系统。无线心电传感设备被贴在用户的胸口,以捕捉心电信号。然后,通过手臂上的神农模块传输系统将这些信号传输到云端系统。一旦上传至云端系统,专业的医护人员会收到检测消息,并进行即时解读和处置。这极大地缩短了发现潜在问题并作出应对的时间。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心脏内科的李修豪医师表示,过去心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生突然昏厥的情况。为了诊断病情,许多患者不得不接受长时间的心电图监测。由于难以确定昏厥的原因和症状,这使得患者猝死的风险增加。现在有了云端心电图即时监测系统,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识别心电信号的变化,进而降低猝死风险。郭博昭教授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出版社老板因为心脏疼痛寻求帮助。尽管他在医院接受了常规的心电图检测,但并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在使用云端心电图即时监测系统后不到短短30秒的时间内,他的心电信号就被清晰地捕捉到并被专业医师解读为心脏缺氧症。这一发现为他赢得了及时的治疗机会。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无导线设计、轻巧(仅重约70公克)以及良好的耐用性(可使用长达两天)。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自动解读心电信号的异常状况。这项创新技术将在本月举行的台北马拉松比赛中首次进行公开测试,届时将有五位参赛者佩戴该系统进行体验。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项技术能为更多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