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量驱动,助推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在当下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也不甘落后,正以其强劲的发展态势稳步向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物医药产业的壮丽画卷。
回顾过去,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在2009年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跃升至2.8万亿元人民币,足以见证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未来,随着药物研发从跟踪仿制走向模仿创新,并向原始创新阶段迈进,这一产业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我国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的不足。孙咸泽指出,尽管我国在化学药的快速模仿创新上实现了与国际同步,部分产品甚至走出国门,但仿制药生产仍占绝大多数。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医药产业的真实情况,中国药学会组织了众多院士专家和创新医药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和沟通交流。在这次调研中,揭示了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医药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创型药物和引领性的医疗技术相对缺乏。原创性、颠覆性的、引领性技术也相对缺乏,制约了我国药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生物医药的新技术浪潮中,新兴学科如智能药物、3D打印药物等与新技术如高性能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正在深刻改变药物研发的思路和方向。由于数据完整性及关联性、算法科学性等关键技术的制约,人工智能在我国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尚不成熟。
在配套高端制造业方面,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仍需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各创新主体应各司其职,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孙咸泽强调,面对这些挑战,鼓励创新,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是当务之急。他建议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意识,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立孵化平台,破解技术难题。各创新主体如中国医科院等药物研究院群体、中国药学会等学术团体、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以及国家部门都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医药产业合理布局和创新发展。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背景下,鼓励创新,加强合作,发挥各方优势,是助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期待在未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能够在创新力量的驱动下,实现更加辉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