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某小区发生一起关于电梯费用的争议事件。一位七旬老人因为长期频繁搭乘电梯捡拾垃圾,被物业公司要求支付高达2.8万元的电梯使用费。这一事件在2022年引起了公众对物业公司收费合理性的广泛讨论。
一、费用的具体构成与物业的主张
物业公司计算了老人8年间的电梯使用费用,主要包括电费和损耗费。据物业统计,老人每年乘坐电梯的次数高达数千次,因此电费相对较高。由于老人长期在小区内捡垃圾,导致电梯及相关设备的损耗加剧,因此物业公司也收取了一定的损耗费。物业通过《缴费通知单》要求老人缴纳总计费用为28,736元。
物业公司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收取费用,而是希望老人能够停止捡垃圾的行为。由于老人长期将垃圾堆放在公共楼道和家中,导致卫生状况恶劣,引发了邻居的强烈投诉。
二、争议焦点及法律意见
1. 律师观点:物业公司的收费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和《物业管理条例》,物业公司并没有权利对电梯使用频次进行单独收费。电梯的运行成本通常已经包含在物业费中,如果需要额外收费,必须经过业主委员会的共同决定。
2. 公众舆论:事件引发网友的热议。一部分人认为物业公司的行为是“滥用管理权”,但也有一部分人支持物业公司维护公共环境的立场。
三、后续处理及思考
物业公司表示,如果老人能够停止捡垃圾,他们将不再追缴电梯使用费。否则,他们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截至2025年,该事件并未有进一步的法律进展或判决结果。
这起事件反映了物业管理权与居民行为之间的边界问题。物业公司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改善公共环境,但其收费行为却因缺乏法律依据而受到质疑。对于类似的纠纷,需要通过业主委员会的决定或法律途径来明确责任划分。这也提醒我们,作为小区居民,我们应该共同维护公共环境,遵守相关规定,共同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