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健康隐患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人们的睡眠状态也是千奇百怪。有的人睡眠短暂,有的人半梦半醒,还有的人似乎永远沉浸在梦境之中。最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一项来自以色列的研究,揭示了这些不良睡眠状态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对于那些睡眠浅、容易被吵醒的人来说,每一次的觉醒都是身体应激的开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科副教授苏晓丽指出,睡眠过程中,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都处于较低状态,突然的觉醒会使身体迅速进入应激模式,对心脑血管极为不利。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为“睡眠剥夺”,长期如此不仅会让人在白天感到疲惫,还可能损害注意力、记忆力等大脑功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调整好手机、闹钟,避免噪音,还要关注是否是心理因素或是身体因素如心脏、呼吸系统、甲状旁腺等导致的频繁觉醒,进而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至于那些半睡半醒的状态,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在睡梦中,我们似乎还能感知到周围的声音,但醒来后却感到不解乏。医生在做完睡眠监测后发现,这其实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并非真实的睡眠状况。长期如此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苏晓丽建议,如果是习惯性的睡眠质量不高,可以去神经内科寻求帮助;如果是突然出现的状况,则需要调节心理,并排除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能性。
还有一些人,无论睡多久都似乎无法清醒。这种现象被称为“白天过度嗜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虽然自觉睡眠良好,但睡眠并不连续,睡眠质量较差。还有可能是嗜睡症导致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有规律的白天小睡进行自我调节,严重时则需要去神经内科就诊。
在中医的视野里,睡眠问题也有着丰富的解读。中医睡眠专家、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顾锡镇教授认为,睡眠中的觉醒大多与心、肝、脾三个脏器有关。有的是心脾两虚,有的则是心肾不交。对于这种情况,调理时多以补养为主。半睡半醒的状态则多与心理因素如焦虑、压力等有关,需要疏肝解郁、自我调节。起床困难除了可能与睡眠不足有关,也要注意排除抑郁因素。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各种奇怪的睡眠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去寻找原因,也可以借助中医的智慧进行调理。毕竟,健康的睡眠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