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奶牛进口量的增长,中国乳制品企业对洋牛的需求也日趋旺盛。从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气息。王丁棉指出,单纯依赖进口奶牛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奶产品质量。奶牛饲养的每一个环节,从养殖方式、养殖水源到饲料搭配,都会对牛奶的品质产生深远影响。
洋牛价格在这五年内涨幅惊人,据GlobalTradeInformationServices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进口了近25万头活小母牛。近年来,中国进口奶牛数目持续增长,价格更是一路飙升。目前一头进口奶牛的平均价格在2万8千元至3万元之间,相比五年前上涨了约50%。
一些国内乳制品企业看到了机会。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从澳大利亚采购优质奶牛,并专门开辟生产线生产乳制品。他们甚至不惜花费巨资从澳大利亚农场引进优质荷斯坦奶牛和娟珊奶牛,平均每头牛的价格高达近5万元,比国内同龄奶牛的价格高出六倍多。这种高昂的投入源于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牛奶的渴求和对牛奶品质安全的更高要求。
王丁棉专家提醒我们,拥有洋奶牛并不一定能产出好牛奶。牛奶的品质与后天饲养环境、饲料搭配等因素密切相关。他强调,解决中国奶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和布局奶源。在王丁棉看来,应该在奶源短缺的地区进行合理发展,而不是一味地扶持北方八大奶产区。因为北方奶业发展过剩,大量牛奶需要加工成奶粉或还原常温奶才能销往其他地方,这个过程中的损失以数十万吨计。因此他建议,应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近距离运输,保证产品的营养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北方地区也应该适当缩减过剩的产能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样既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牛奶的需求也能促进奶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观点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奶业的发展问题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