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事件介绍:误服堕胎药的孕妇与医院的责任担当
近日,广州的汕头妇产医院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乌龙事件。孕妇郑某莹,在怀孕两个多月因阴道少量出血来到医院保胎,却意外吃下了护士错发的堕胎药——米索前列醇。
郑某莹在汕头妇产医院保胎住院时,一名护士来到她的单间,递给她三片米索前列醇。服药后不久,她感到手心、脚底发热,上网一查,惊觉这是堕胎药。郑某莹的家属立即找医生质问,医院方面承认是护士发错了药。
事发后,医院立即采取了补救措施,对郑某莹进行点滴和打针治疗。经过20多天的治疗,B超显示胎儿存活。但郑某莹和家人非常担心,因为吃药时胎儿才两个多月,正是发育的关键期,药物对胎儿的健康可能会产生影响。尽管胎儿存活,但并不能完全证明胎儿的健康没有受损。郑某莹及家属认为,医院必须对此事负责。
医院服务总监郑智畏在接受采访时说,护士确实发错了药,但这是几分钟内就察觉并立即采取了应对措施。经过临床观察25天,确认胎儿存活且形态正常。关于药物的影响,郑智畏表示,米索前列醇不会产生体内蓄积,也不会致畸致癌。他还引用了医药数据中心的描述,说明该药物在大鼠身上未显示有致畸作用,对小鼠无致癌作用。
至于责任和后续处理,郑智畏明确表示,如果胎儿出生后出现问题,经过医学鉴定是由于医院用错药引起的,医院愿意承担相关责任。如果问题与医院的过错无关,医院不可能承担责任。
这一事件无疑给医患关系带来了考验。作为读者,我们为孕妇捏了一把冷汗,同时也对医院的及时补救和坦诚态度表示肯定。对于药物流产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药物流产不完全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习惯性流产等风险。广大妇女在选择药物流产时应当慎重考虑,并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希望通过这一事件,能唤起更多人对于药物使用安全及医疗责任的关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