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医院警务工作室在五月十九日正式启动,五十家医院统一挂牌,首批二百名民警进驻。这一新动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有舆论对其实际效果提出了质疑,担心这些警务室只是“纸老虎”。
此前,卫生部在五月四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公安机关协调,在二级以上等重点医疗机构设立警务室。这一决策的目的是共同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
五月二十四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首批设立警务工作室之一的朝阳医院。医院的警务工作室位于北侧病房及办公楼外的一排平房内。据了解,这是民警进入医院的第一天,警务室内的基础设施刚刚安置妥当。
一位医务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警务室的实际作用,目前还难以判断,但认为有总比没有强。事实上,沈阳、广州等地已设立了驻院警务室,其中沈阳的警务室已经运行了六年。虽然媒体报道称其对医患纠纷有一定的化解作用,但在处理过程中也遭遇了尴尬局面,被一些人戏称为“没牙的老虎”。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在微博上发表观点,认为警务室是无奈环境下的无奈之举,应该主要是为了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和保障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他也表示这只是暂时的“防守战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设立警务室只是防止极端事件发生的措施,并不能解决医患关系的问题。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决策呢?说到底,这是出于对社会现实的考量。医患矛盾一直存在,且近年来不断升级。设立警务室是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生的人身安全。虽然舆论对此持观望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当前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患矛盾能够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那时医院将不再需要警务室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