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后服务时光里,化学的神奇世界被一群热情的“化学人”揭开神秘的面纱。他们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是“我是化学人”科普创作与志愿服务协会的一份子。近十年来,他们为数以千计的小朋友和爱好者带来了精彩的化学科普与实验活动。
每当这群年轻人带着他们的化学魔法走进课堂,小学生们总是兴奋地围观。看着双氧水和洗洁精原本安静平和的混合状态,随着碘化钾溶液的加入,瞬间膨胀溢出,仿佛变成了“象鼻牙膏”。然后,当提及哪种气体能让火山喷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被完全点燃。答案是氮气和水蒸气,这两个简单的元素竟然能创造出如此震撼的视觉效果。
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隐藏着“三导二合一互动”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智慧结晶。“三导”指的是大师引导、教师指导和朋辈启导,三者协同工作,旨在增强教学引导力度,激发学科兴趣和创新自主性;而“二合”则是科教融合、正反结合,重构课程体系,培育科学思维和创新独立性。这一机制的最终目标是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互动,组建学习共同体,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提升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性。
“我是化学人”正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实践。在该机制的推动下,福建师大化学专业不断取得突破,获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出版的多本国家级和精品教材,以及获评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课程,都是该机制实施的有力证明。
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的科创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全国性科创大赛中,学生们勇夺49项国家级奖项。学生科普社团也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更令人振奋的是,升学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17届的17.9%跃升到2022届的39.8%。
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项生昌表示,他们将继续完善这一机制,解决当前化学学科教学引导力度不足、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需求匹配度不足、教学实践环节的建设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化学人”不仅是科学的传播者,更是梦想的播种者。他们用化学的魔法,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也为自己插上创新的翅膀。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科普旅程,更是一次关于激情、梦想和创新的之旅。流产网推荐阅读本文,让我们一起感受化学的魅力,共同追寻科学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