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缝肛门”事件再燃烽火
发生于去年7月底的深圳“缝肛门”事件,近日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中的产妇已因精神崩溃入住精神病院。林女士因“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对凤凰医院和助产士张吉荣提起诉讼,此案于昨日开庭。林女士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及前期陪护费用共计275440元。
庭审过程中,主审法官仔细听取了双方的指证和答辩,但并未当场作出判决。这一事件始于去年7月,自那时起,此事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此之前,产妇一方曾被判赔偿3万元。去年7月26日,“缝肛门”事件开始被媒体报道。不久后,涉事的助产士张吉荣将产妇的丈夫陈先生告上法庭,索赔精神损害10万元。根据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无证据证明张吉荣实施了缝合产妇肛门的行为。一审法院判决陈先生向张吉荣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
判决后,产妇林女士及其丈夫陈先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打击。林女士变得沉默寡言,精神恍惚,产后也无法正常工作。孩子的照顾和家庭的重任全部落在了陈先生的身上。前天,也就是开庭前一天,林女士被送到深圳康宁医院(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记录其“抑郁症症状,有自杀倾向”。
此次庭审的辩论焦点之一是医院是否具备进行“缝扎”的资质。原告代理人引经据典,列举了大量证据,证明被告在不具备资质的情况下实施了“缝扎”术。到底是“结扎”还是“缝扎”,成了本案争论的焦点。
回顾整个“缝肛门”事件,从林女士因疑似未给助产士足够的红包而导致肛门被缝的消息传出,到后来的各种纷争和诉讼,这一事件给当事人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对于林女士来说,这是一次身心的双重打击;对于社会来说,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医疗、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深思。
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我们期待法院能公正、公平地判决此案,给当事人一个公正的交代,也给社会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也希望林女士能尽快走出阴影,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