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一种伴随剧烈耳痛突发的疾病,常常伴随着上呼吸道感染的迹象,如我们熟知的感冒与咳嗽。在鼓膜穿孔之前,患者往往会经历难以忍受的疼痛,一旦穿孔,脓液的流出会带走部分压力,疼痛也会随之缓解。此过程中,患者还可能经历耳鸣、耳闷,并伴随轻微的听力下降。患者的体温会上升,发烧症状明显,特别是儿童患者可能出现高烧,并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在治疗上,全身性的策略应尽快实施。患者应使用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来有效地控制感染。如果发生鼓膜穿孔,医生会从穿孔处提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基于这些测试结果,会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高烧不退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还需辅以降温和支持治疗。
在局部治疗方面,对于穿孔前的患者,可使用1%的甘油进行分离,并辅以抗生素滴鼻液减少咽鼓管的水肿和炎症。一旦鼓膜穿孔,首先用3%过氧化氢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进行抗生素滴耳液治疗。在此过程中,需避免使用粉末类药物,以防其与脓液结合成块,影响排液效果。
日常护理对于中耳炎患者至关重要。洗头洗澡时务必防止水进入耳朵,保持口腔卫生,充分休息,并确保鼻腔通畅。在饮食方面,应远离辛辣食品,多喝水,并摄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儿童出现由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时,很容易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感冒后的7至10天出现,因此家长需密切注意孩子是否出现中耳炎的相关症状。对于患者来说,及时识别症状并接受专业治疗是恢复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