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气滞治理
深入解读冷痛,以温中止痛为主。采用良附丸与木香肉桂逐寒方的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当冷痛剧烈时,加入制川乌3克(需先煎)以强力祛寒,搭配延胡索6-10克以增强止痛效果。若腹部感到温暖,则加入吴茱萸和小茴香,剂量分别为1.5-3克,以调节气温并增强药效。若舌苔白腻,则加厚朴素和姜半夏,剂量均为3-6克,以化湿祛寒。
主方良附丸,由高良姜和香附组成,前者温中暖胃、散寒止痛,后者疏肝开郁、行气止痛。木香肉桂逐寒方则包含木香、肉桂、乌药等药材,共同温中理气止痛。
处方示例:
高良姜3-6克,香附3-6克,木香1.5-3克,乌药3-6克,白芍3-6克,延胡索3-6克,肉桂1.5-3克,辅以陈皮和砂仁(后下),甘草调和药性。各药材共同协作,以达成温中止痛的效果。
乳食内积治则
针对乳食内积的情况,主要采取疏气导滞的方法。主要方剂为香砂平胃散。
对于大便秘结的情况,加入生大黄和权实,剂量分别为1.5-3克。若腹部不适,则添加木香和青皮,剂量均为1.5-3克以调理气机。若舌苔黄腻,则加入黄连和山栀,剂量分别为0.9-1.5克和3-6克以清热燥湿。
香砂平胃散主要由苍术、厚朴、陈皮等药材组成,具有理气燥湿的功效。还添加了神曲、山楂、麦芽等药物来消食导滞。由于主要针对婴儿,因此用药剂量较小。
处方示例:
以婴儿用量为主,香附、砂仁、苍术等药材用量适中。神曲、山楂和谷麦芽各3-6克,共同消食导滞。配以白芍缓急止痛,枳壳理气宽中。诸药合用,旨在疏气导滞,缓解乳食内积带来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