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是一种症状轻微且难以察觉的疾病,因此许多患者往往在发展成肾功能不全时才会被发现。这使得疾病的治疗变得更为困难,及早进行检查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慢性肾炎患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呢?
尿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在慢性肾炎的情况下,尿蛋白通常是微量或少量的。尿沉渣可能会含有少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尽管白细胞管型的发现有助于诊断,但其并非慢性肾炎所独有。
尿培养检查的阳性率较低,有时需要反复检查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约有20%的患者在阴性尿细菌培养中,可以寻找到原浆菌株。这些原浆菌株在抗菌药物、抗体等的作用下,为了适应不良环境而展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虽然细胞膜可能破裂,但原浆仍然存在,一旦环境有利,就可以再次繁殖。通过膀胱灭菌后的尿液培养和尿液抗体包裹细菌检查,可以与膀胱炎进行区分。
肾功能检查也是重要的一环。在慢性肾炎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肾小管功能下降,如尿浓缩功能下降、酚红排泄率下降等。尿钠、尿钾排泄增加,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在尿少的情况下,血钾会升高。如果肾小球功能出现障碍,血尿素氮和肌酐会升高,进而可能导致尿毒症。
X线造影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肾盂肾盏的变形、明影不规则甚至缩小等情况。
慢性肾炎的检出率近年来一直很高,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定期去医院做肾脏相关检查,及早发现疾病,才能减少疾病的危害。及时的检查和诊断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