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人健康 >

七旬老伯患心疾千里求医,专家妙手换心,这例心脏移植术国际少有

  • 女人健康
  • 2025-02-12 13:16
  • 来源:www.renliuw.cn
  • 无痛人流手术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出院患者,这位年逾七旬的患者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少数超过70岁成功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该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为高龄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希望。

这位来自陕西汉中的石伯,5年前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多年来一直受到慢性心衰的困扰。病情逐年恶化,射血分数降低至仅10%,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经过多方求医,石伯了解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郑俊猛教授团队在心脏移植方面的丰富经验。郑教授团队作为全国排名前十的心脏移植单位,个人心脏移植手术量已突破150余台。

为了寻求救治,石伯踏上了前往广州的旅程。从汉中到广州的约1600公里路程成为摆在移植团队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在郑俊猛教授的建议下,石伯由当地医生全程陪护乘坐高铁来到广州。经历十多个小时的高铁转运,终于平安抵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

入院后,郑俊猛教授详细研究了石伯的病例资料,并让其陪同患者“过三关”:术前状态调整、手术实施、术后康复调理。每一关都至关重要,任何一关“过不好”,都可能让患者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COTRS系统的成功匹配下,郑俊猛教授团队为石伯进行了紧张的心脏移植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石伯进入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康复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团队精心照料和护理,通过指导呼吸锻炼、下床活动、心理疏导和饮食加强营养等方式,帮助石伯闯过了术后康复关。

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石伯终于顺利出院。他的康复不仅意味着刷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脏移植的历史,更丰富了国内对于高龄患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治疗和管理经验,为更多高龄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希望。

石伯的康复之路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而郑俊猛教授团队的专业和敬业则是这场赛跑中的关键。他们的精湛技术和无私奉献,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在医学领域,有一位杰出的专家——郑俊猛主任医师,他不仅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担任心胸外科主任,还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胸外科分会心脏移植专业委员会的重要职务。作为外科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的专业背景令人瞩目。

郑俊猛医生不仅在心胸外科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在心肺移植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他熟练掌握各种心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特别是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临床应用方面,他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实践经验。他还擅长心肺移植手术以及其他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常见手术,如瓣膜置换术、瓣膜成形术等。他精湛的技术使得术后患者的生存率高,治疗效果显著,赢得了患者的高度信赖和赞誉。

不仅如此,郑俊猛医生还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近年来积极开展了微创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心脏手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他是中国卫生部第一批认证的具有心脏移植资质的医师,也是国内少数同时获得心脏移植资质和肺移植资质的精英医师之一。

他的学术成就同样令人钦佩。在国内外期刊上,他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科研成果《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更是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一成果的获得,不仅彰显了他在心胸外科领域的学术水平,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郑俊猛医生以其卓越的医术、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成为了医学领域的佼佼者。他的专业精神和无私奉献,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健康与希望。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