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人健康 >

痛风治疗,降尿酸是关键,但是这两点需注意→

  • 女人健康
  • 2025-02-12 10:32
  • 来源:www.renliuw.cn
  • 无痛人流手术

有一种痛,让人感受到如同撕裂般的煎熬,甚至有人形容其痛苦堪比生孩子,这种痛被称为“痛风”。

陈伯是一位来自粤西的老人,今年六十多岁。他患有痛风已经近五年的时间了,每年发作两到三次,每次发作都会持续一周左右。虽然他一直忍受着这种痛苦,但却没有坚持进行降尿酸治疗。直到两个月前,痛风的再次发作让他无法忍受,才在当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他的血尿酸水平高达781μmol/L。经过治疗后,血尿酸已经降至163μmol/L,然而关节肿痛却仍然无法缓解,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带着种种疑惑,陈伯来到了广州的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寻求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帮助。经过黄建林教授的详细诊断,陈伯被确诊为痛风。黄教授指出,虽然当地的医生进行了降尿酸治疗,但是力度过大,导致血尿酸下降得太快太低,这是关节肿痛无法缓解的关键原因。

黄建林教授为陈伯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他建议调整降尿酸药物的剂量,将非布司他停用,并将苯溴马隆的剂量减半。等待关节肿痛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苯溴马隆的剂量,并将尿酸水平调整到300μmol/L左右。他还增加了秋水仙碱和塞来昔布等药物来消炎和止痛。

黄建林强调,服药降尿酸并不是越快越好。虽然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根本原因,但是降尿酸治疗需要持之以恒,保持尿酸长期达标,而不是迅速降低。因为血尿酸水平的剧烈波动,包括突然升高和降低,是诱发痛风发作的主要原因。过快地降低血尿酸可能导致关节及周围原沉着的单钠尿酸盐结晶溶解产生微晶体,刺激关节导致痛风发作或肿痛难以消退。

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从小剂量开始降尿酸药物,缓慢加量,以降低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黄教授还介绍了其他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可以在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给予小剂量以预防痛风复发。

值得注意的是,尿酸水平并不是越低越好。虽然尿酸过高会引起痛风,但维持一定的尿酸水平对人体是有益的。一项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呈U型关系,过高或过低的血尿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都不利。在治疗痛风时需要注意平衡尿酸水平,避免过度降低或升高。在尿酸控制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们特别关注血尿酸水平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值。这被称为达标治疗。对于没有痛风石的患者,尿酸水平需要降低到360μmol/L以下;而对于存在痛风石的患者,目标则是降至300μmol/L以下。这并不意味着尿酸水平越低越好。

国内外医学指南均明确指出,强烈不建议将尿酸水平降至180μmol/L以下。医生们更希望尿酸水平能够维持在接近目标值的范围内,这样既能够有效防止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又能避免过度降低尿酸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将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