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随着气候变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其带来的冲击愈发引人关注。在这个重要的气候大会前夕,乐施会发布了一份令人震撼的报告。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受气候灾害影响,约两千万人失去了家园。这一惊人的数字意味着每两秒钟就有一人失去住所,流离失所的人们正面临着生存的严峻挑战。
这份报告详细揭示了气候灾害的严重性。近日,法国东南部遭遇暴雨侵袭,引发的洪水灾害已导致至少两人死亡。而全球范围内,因气候灾害导致的流离失所现象愈发普遍。与火山喷发、地震和武装冲突相比,洪水、台风和野火等气候灾害造成人们流离失所的可能性要高出许多倍。
更令人担忧的是,贫穷国家所承受的气候灾害风险远高于富国。尽管它们在碳排放方面的贡献相对较小,但受到的影响却更为严重。一些海岛型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尤为严峻,被迫离家的可能性是富国居民的数倍甚至百倍。在亚洲,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例如泰国中部的一座寺庙,由于海平面上升和城市发展的压力,已变成一座孤岛上的“漂浮寺庙”。
报告还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事实:在流离失所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大部分是太平洋和海地区的发展中岛国。但这些岛国的总人口相对较少,而从人数上看,亚洲国家中的流离失所人口占比较大。像菲律宾和斯里兰卡这样的国家,就有大量人口生活在遭受风暴或洪水威胁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生活在极度的不安全之中,需要全球共同关注和帮助。
乐施会的气候和粮食正义政策主管高尔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她指出:“受影响最严重的一直都是最穷、最脆弱的人,特别是女性。这种流离失所不仅会摧毁社区的社会结构,还会对人类的未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高尔呼吁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护弱势群体免受灾难的侵袭。她强调,全球各地的领导人和民众必须携手合作,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护我们的家园和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