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中的欺诈风险与技术滥用——聚焦AI换脸教学现象
近年来,网络教育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其中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如AI换脸教学引起了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欺诈风险和技术滥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将从典型欺诈案例、技术滥用风险以及行业应对与规范三个方面进行深入。
一、典型欺诈案例剖析
1.安徽滁州专升本网课事件:学生们花费5800元购买的直播课程,竟然发现授课老师是通过AI换脸技术呈现的虚拟人物。课程中出现的手指穿模、教材错别字等明显漏洞,让人质疑课程的真实性和质量。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学生们要求退费时,教育机构却以观看次数为由拒绝退款。这一事件无疑触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二、技术滥用带来的风险
AI换脸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滥用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不成熟的技术导致的问题如换脸穿模、口型不同步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一些教育机构为了牟取暴利,甚至将AI课程包装成真人直播课进行高价销售,涉嫌虚假宣传。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机构可能盗用他人教学视频进行换脸牟利,这涉及到版权隐患问题。
三、行业应对与规范建议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应对和规范。对于技术的正向应用,虚拟数字人可批量生成标准化课件,提升制作效率。AI也可以辅助设计生活化教学案例,如数学问题情境生成。这些都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
监管的缺失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未形成针对教育领域AI换脸的技术标准和监管框架,部分机构利用法律空白推诿责任。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消费者在选择课程时注意核实师资真实性,留存宣传承诺证据。教育机构也应明确标注AI技术使用范围,避免触碰法律红线。相关部门也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对教育机构使用AI换脸技术进行规范和管理。
网络教育中出现的欺诈风险和技术滥用问题不容忽视。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应对和规范,确保网络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