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争议点
杜新枝的表述在“错换人生28年”事件中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她曾声称在郭威出生时为他注射了乙肝阻断针,但随后改口,称实际接种的是普通乙肝疫苗。她解释说,因为医院未能及时为郭威接种首针疫苗,所以在郭威满月和半岁时进行了补种。这一说法与开封卫健委的调查结果存在冲突。据调查结果,姚策和郭威在淮河医院出生时都未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其原因至今尚不明确。
医学背景的差异
乙肝阻断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需要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而乙肝疫苗则是对未感染者起预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1992年,疫苗并不能阻断已经发生的母婴传播。对于杜新枝坚称接种的是疫苗而非阻断针的说法,医学专家指出,即使当年接种了疫苗,也无法避免姚策因母婴传播感染乙肝。
事件疑点
杜新枝对于“阻断针”的表述前后矛盾,引发了公众和调查人员的质疑。调查结果显示,1992年的乙肝疫苗需要自费接种,但涉事医院未为两名新生儿接种首针,具体原因尚未公开。一些舆论认为,杜新枝是通过混淆“疫苗”与“阻断针”的概念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事件影响
这一争议作为“错换人生28年”案件的关键疑点之一,加剧了公众对“错换”是否人为“偷换”的猜测。姚策生前曾公开表示,由于错换导致阻断针未及时接种,使他罹患乙肝并最终发展为肝癌。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与命运,也引发了社会对于医疗、等方面的深思。
对于这一事件,公众保持着高度的关注。除了上述提到的核心争议点,事件中还涉及其他细节,如出生证明的修改、寻亲反应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调查和了解。希望通过深入调查,能还原事件的真相,给公众一个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