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绒毛膜癌:流产后的健康警钟长鸣
对于育龄妇女来说,绒毛膜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这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常常在妇女流产或分娩后发生,特别是在流产后出现出血的情况,更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一、绒毛膜癌的常识与特点
绒毛膜癌主要发生在子宫,多继发于葡萄胎和足月产。值得注意的是,流产后(包括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等)发生绒毛膜癌的比例也不容忽视。绒毛膜癌的破坏性强,癌细胞可随血流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症状可能包括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下腹部肿块、腹部出血等。
二、如何识别与诊断?
测定血液或尿液中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是诊断绒毛膜癌的重要手段。如果在不应该阳性的情况下出现阳性,应考虑绒毛癌(或其他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性。除了这一指标,持续的高值出血和子宫恢复不良也是绒癌的重要警示信号。为了排除其他情况,如人流吸宫不全,可以进行刮宫作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三、流产后如何预防?
流产本身并不会增加绒毛病的发病率。预防绒毛病的关键在于良好的避孕措施。育龄妇女应该充分了解并正确使用各种避孕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怀孕和流产。
四、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虽然绒毛膜癌的恶性程度很高,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患者康复效果仍然很好。育龄妇女应该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流产后持续出血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健康。
五、专家寄语
肿瘤医院专家提醒广大育龄妇女,绒毛膜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肿瘤,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请大家珍惜自己的健康,及时关注身体变化,做好预防措施,确保自己的健康与安全。也呼吁社会大众加强对绒毛膜癌的认识和了解,共同为女性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