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前程报道)
在北京西站站台上,一批刚从玉树灾区归来的救援人员受到了同事们的热烈欢迎。他们是北京120急救中心派出的医疗队伍,也是灾区急救队伍中最后一批撤离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成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钦佩。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这支医疗队伍的4名先锋队员迅速乘坐飞机前往灾区,为后续大部队建立营地。随后,由25辆救护车搭载着共计104名医疗队员陆续抵达灾区。尽管面临强烈的高原反应和严重呕吐的困扰,但他们仍然坚定地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在灾区,许多重伤员都是通过玉树机场转运到外地接受进一步治疗的。而北京120急救医疗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伤员从玉树州体育场安置点安全护送到机场。尽管这段长约25公里的道路在地震后变得崎岖不平,急救车每天都需要及时维护和保养,但医疗队员们依然不辞辛劳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其中,一位名叫郑晓英的急救车保养修理员,尽管已经年近花甲,仍然边吸氧边确保所有急救车的正常运转。医疗队负责人透露,他们最初运送的伤员中,有高达80%是外伤患者,但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外伤患者的比例逐渐下降。
除了转运伤员,这支医疗队还积极参与了灾区的防疫工作,主动前往玉树市区周边的村庄进行巡诊。他们曾穿越蓝天白云下的文成公主庙所在的山间小路,沿途风景如画。当他们进入村庄时,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情沉重:房屋倒塌,灾民们在帐篷前艰难地生活。尽管环境艰苦,但当急救人员出现时,们激动不已,甚至有些藏族孩子担任了他们的翻译员。在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一个一岁多的藏族小女孩因疑似肠梗阻被急救人员发现并照顾;一位藏族老人带着受伤的儿子寻求医疗队的帮助,急救医生不仅给予了治疗建议,还用温暖的笑容和安慰的话语缓解了他们的焦虑。这些虽然语言不通的人们用笑容成为了彼此间最好的交流方式。整个救援过程中,急救队员们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毅力,他们克服高原反应、疲惫和其他困难带来的挑战,坚定地执行着自己的职责。最终到了离别的那一天——一个令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心情复杂的日子。虽然完成了任务准备撤离的急救队员们内心充满了对灾区的留恋和对那些帮助他们的人的感激之情但也怀着再次重返灾区的心愿希望能够再次与那些善良的人民相见在这次经历中他们与玉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之间互有感激之心甚至有一名医疗队的老司机在离别时还认了一个当地小姑娘做干女儿并承诺每个月给她寄钱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即便回到北京后他们也依然怀念着那段不平凡的日子和那些曾经帮助过的灾民的面庞始终想着有机会再重返灾区看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爱心书写了新的篇章这次的任务虽然已经圆满结束但他们和灾区人民的友谊将会持续下去这份感情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成为了一段永恒的记忆这次玉树之行不仅是一次救援行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这支医疗队伍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