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锻炼的传统观念值得重新审视。尽管许多人习惯在早晨进行锻炼,但是早晨的空气质量并不理想,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这是专家提出晨练不如晚练好的原因之一。
早晨起来,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得早晨树林里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对较高。早晨温度低,空气中前一天悬浮的灰尘等杂质容易被人吸入。特别是在大雾天气,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更容易被吸入体内,导致呼吸道感染。专家建议在空气不好或有大雾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晨练,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除此之外,早晨也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调查发现,早晨6-9时是心脏病、中风、心绞痛和猝死的高发时段。早晨血液粘稠度较高,容易形成血栓,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发生意外。对于有心脏病发作史的人来说,尤其要避开晨练,选择下午或晚上锻炼更为适宜。
从另一方面来看,黄昏时分是一个理想的锻炼时间。大气中的氧气浓度较高,不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大多数人的精力充足,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准确性以及适应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人体内糖分增至最高峰,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平,晚练比晨练更安全,效果也更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必须晚练。对于上班族来说,黄昏正是一个忙碌的时刻,难以抽出时间进行锻炼。对于绝大多数正常体质的人来说,只要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以及睡前一小时内的时间段,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健身运动的选择应根据个体差异来决定。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都不同,运动时间、频次和方式也应因人而异。只要我们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锻炼时间和方式,就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锻炼的时间无需局限于某一特定时间段,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和时间节点。总的来说在锻炼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避免过度疲劳或受伤保证锻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有一种简单的自测方法,可以用来判断你的运动时间是否足够以及运动方式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你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运动后,感觉精神焕发、食欲旺盛、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并且在早上测量脉搏时,发现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与以往相当或者有所减缓,这就说明你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正处于一个十分理想的状态。
相反,如果你在运动一段时间后,频繁感到疲劳、睡眠质量下降,并且在早上测量脉搏时,发现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比平时多了6次以上,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运动量已经过度,需要适时调整。
记住,不要盲目追求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是独一无二的,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方式也是因人而异的。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让自己在运动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运动量也不应一成不变。随着身体的适应和变化,你需要逐渐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保持身体的挑战性和适应性。无论是晨练还是晚练,适合自己的锻炼才是最好的。
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和益处。让我们的身体在运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让健康和活力充满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