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听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国研究显示,老年人听力受损会显著提高失智风险。对于患有听障的65岁以上老人来说,他们失智的风险比听力正常的同龄人高出1.24至1.27倍。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毛细胞逐渐老化,容易受损和死亡,从而导致听力下降。一旦听力受损,人际沟通不良,大脑活动减少,就容易引发失智。
更令人担忧的是,据WHO研究报告预测,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到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面临听力障碍的问题。本土的研究也发现,从50岁开始,听力退化现象愈发明显,到了65岁以上,至少有三成的老年人存在听障问题。这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老年人的听力健康,早期发现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耳鼻喉科主任杨宗翰指出,老年听障的危险因子包括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耳毒性药物暴露、耳炎、抽烟、高血压、免疫疾病等。由于毛细胞死亡后无法再生,一旦听觉受损,将无法恢复。他建议老年人每年都应接受听力筛检。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转诊至听觉复健中心,并在医师的指导下配戴助听器或安装人工电子耳。
对于弱势族群的眼耳鼻喉科集成照护模式,杨宗翰主任也给出了详细的介绍。针对早疗幼童、中低收入户、身心障碍者等特殊群体,可以通过听力筛检进行早期检测,必要时协助转诊。当出现听障前兆时,一定要持续观察,症状频繁出现时应尽快就医检测。及早发现听障问题,就能有效降低失智的风险。
保护老年人的听力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听力状况,鼓励他们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听力障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降低老年人的失智风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