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些配方奶粉中被检测出含有致命的阪崎肠杆菌,这一消息引起了新生儿科专家的高度关注。专家警告称,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一旦感染阪崎肠杆菌,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关于阪崎肠杆菌,这是一种在肠杆菌科中的特殊存在,于1980年由黄色阴沟肠杆菌更名为阪崎肠杆菌。其威力不容小觑,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茵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尽管微生物学家尚未确定其污染来源,但已有多个案例报告指出,婴儿配方奶粉是目前已知的主要感染渠道。
特别对于新生儿(出生28天或以下)和免疫力较弱的婴儿,阪崎肠杆菌的危害更是不可忽视。这些宝宝的身体防御能力较弱,一旦感染,阪崎肠杆菌会在结肠大量繁殖,透过新生儿肠壁(肠壁薄、通透性高)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
当宝宝出现大便脓血(伴随黏液)的状况时,家长应予以高度警惕,及时就医进行PCR检测,以判断宝宝是否出现了消化不良、病毒感染或感染了阪崎肠杆菌。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感染阪崎肠杆菌后,可能会表现出不吃奶也不哭闹的“乖宝宝”状态。但实际上,这是由于败血症导致中枢神经受到抑制,孩子精神状态不佳,无力哭闹。肠道里大量细菌繁殖导致的不适,也使得孩子不想吃奶。专家提醒家长,当新生儿出现这种异常表现时,应警惕是否患上了败血症,及时就医治疗。
关于奶粉安全,专家强调,奶粉在出厂前虽然已进行阪崎肠杆菌检测,但在运输、储存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奶粉中的细菌可能会大量繁殖。尽量选择新鲜、刚出厂的奶粉更为安全。对于新生儿来说,奶粉罐开封后,最好在一周内喝完。建议家长购买小罐奶粉,以缩短奶粉开封后接触外界细菌的时间。
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态,正确选择奶粉并合理储存,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