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计划生育门诊中,我常常面对患者热切渴求的目光,听到的却是他们对“先进”流产方式的误解和期望。诸如“超导可视人流”、“宫腔镜人流”、“定向吸宫,只吸胎囊不吸内膜”,当回答他们这些询问时,我的回答常常伴随着一片遗憾的嘘声。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为什么许多医院大力宣传的这些所谓“先进”流产方式,在专业的医疗机构中并不被广泛采纳呢?
在此,我想从胚胎的视角,讲述它在子宫中的生长历程以及在人流手术中的遭遇。当受精卵在子宫中找到一个温暖的角落并成功着床后,它开始了生命的旅程。这里的子宫内膜会增厚,为胚胎提供丰富的营养。受精卵的一部分会扎根在这片沃土,像一棵刚刚发芽的小苗,在子宫内膜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形成胎盘。另一部分则逐渐发育成我们的宝宝。
想象一下,在微观的镜头下,受精卵发育成宝宝的部分及其覆盖的子宫内膜清晰可见,受精卵扎根的那部分,也就是它吸收营养的根部,却隐藏在其下方,我们无法直视。
人流手术,是一场对生命的斩草除根。医生不仅要吸走胚胎的部分,还需要吸取那看不见的根,甚至有时会将肥沃的土地——增厚的子宫内膜也一并吸走。这是为了让子宫尽快恢复到原始状态。
许多患者担心全面吸宫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其实子宫内膜分为两层: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每月脱落形成月经,而基底层会在功能层脱落后增厚转化。人流手术主要处理的是功能层,但由于两层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手术或多或少会对基底层造成影响。
人流手术是被动且充满风险的。任何医生、任何手法、任何高科技都无法精确区分这两个内膜层。当人流手术开始,受精卵被吸出后,内膜下的血管会破裂出血,此时试图通过宫腔镜进行精确操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宫腔镜头下只会看到一片模糊的血肉。
目前较为可靠的手术方式是超声引导下的操作。因为超声是在子宫外部进行的,它可以准确指导医生定位胎囊着床部位,重点进行刮宫。并且,受子宫出血的影响较小,可以清晰地看到刮宫后的子宫内膜情况。这种操作方法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认可。
亲爱的患者们,不要再盲目追求高科技的流产方式了。寻求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的避孕方式,远离人流,才是我们走向健康生活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