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家解读乙肝感染风险与预防策略
很多人误认为被针刺伤后就容易感染乙肝病毒,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特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朱幼芙主任医师进行解读。
朱医生明确表示,虽然针刺伤有可能导致乙肝感染,但其几率非常小。大约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不会因此感染。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的体内已经形成了抗体,日常生活中也有接触病毒的可能。关键在于被刺物体上的病毒量是否足够高,以及被刺者的免疫状态如何。如果被刺者免疫力强,自然抵抗外来病毒的能力也就更强,感染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虽然几率极低,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仍有可能出现感染,甚至急性发作。
那么,如果不幸感染了乙肝,我们该如何进行阻断呢?朱医生为我们介绍了“小贝壳计划”。这一计划已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导。在我国,过去曾是肝炎大国,感染乙肝的人数众多,其中大部分是母亲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将病毒传给孩子。幸运的是,国家免费提供了疫苗,使得乙肝感染率大大降低,目前只剩下大约10%的人群未受保护。
对于这些未被保护的人群,“小贝壳计划”正是我们的应对策略。如果大三阳的母亲病毒量较高,可以在怀孕的26到28周时开始使用口服抗病降低病毒量,并在孩子出生后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经过观察几乎可以达到99.9%,有望在未来通过这一策略彻底消灭乙肝。
如果被刺物体上的病毒量较高且自身免疫力较低时,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建议。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共同为消灭乙肝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