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1日为止,公开的言论和信息中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显示特朗普明确要求“立刻举行新总统大选”。通过分析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和特朗普的言行举止,我们依然能够从中解读出一些暗示性的信息和迹象。
从国内施压与选民动员方面来看,特朗普在任期内的某些决策受到了一部分选民的不满,特别是生活成本上涨这一问题更是让他的支持率面临压力。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并转移矛盾焦点,特朗普频繁活跃于社交媒体,通过批评媒体和展示外交斡旋成果来塑造一个积极解决问题的形象。这种策略旨在稳固他的基本盘支持,并试图通过展现外交成果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外交挫败的背景下,特朗普有时会表现出情绪化的反应。在美乌总统会谈中,因泽连斯基的拒绝妥协而愤怒甚至取消高级别会议的事件便是其中一例。在与俄罗斯的谈判受挫后,他对普京的指责也透露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掌控力不足而产生的焦虑。这些情绪化的反应或许正是他转移国内压力、应对政治困境的一种策略。
尽管伊万卡已经淡出政坛,特朗普仍然依赖家族成员的力量来强化自己的竞选形象。例如,准儿媳金伯利·吉尔福伊尔通过激情四溢的演讲来煽动支持者情绪。这些迹象表明,特朗普的团队正在为下一阶段的政治博弈积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来动员和支持他的选民。
至于特朗普是否真正要求提前举行大选,根据目前的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的任期为四年,并没有提前大选的机制。特朗普所表现出的“咆哮”更可能是一种政治修辞手段,旨在通过制造舆论危机感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而非真正推动选举制度的改革。他的这种表现恰恰反映出他对于当前政治局势的焦虑和对未来选举结果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