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雪峰老师对专业选择的分析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他的观点,以下这些专业因为多种原因被列入了“劝退专业”的名单,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一下。
一、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
让我们关注生物工程。这个专业需要硕士甚至博士的学历才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本科毕业生大多会转行。科研岗位虽然稀缺,但产业转化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化学化工类专业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产学研脱节严重,而且工作环境往往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虽然稳定但竞争激烈,薪资增长空间有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面临着学科范围广但定位模糊的问题,传统材料行业正在萎缩,而新兴材料领域的门槛又极高。
二、其他高风险专业
除了上述的四大“天坑专业”,还有一些其他高风险的专业也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医学相关的非临床专业,像眼视光学和口腔医学技术,这些专业无法考取医师资格证,职业发展受到限制。预防医学虽然重要,但没有处方权,就业面相对较窄。文科类的一些争议专业如哲学、历史学、新闻学等,由于市场需求饱和或者行业变化,就业压力也在增大。还有一些特殊行业专业如资源勘查工程和现代殡葬技术,前者因为野外作业多且行业需求下降,后者则因为社会接受度问题,就业选择受到一定影响。
三、需谨慎选择的“伪医学/伪工科”专业
还有一些“伪医学/伪工科”专业需要考生谨慎选择。比如眼视光学、医学影像技术和口腔医学技术等专业,虽然名称与医学相关,但实际上并非医学领域的核心专业,无法考取相关执业证书。对于这些专业,考生在选择时需要注意名称的细微差别,关注学位类型和执业资格的考取权限。
那么,面对这些“劝退专业”,考生应该如何选择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专业,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要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行业需求,看看这些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兴趣明确的考生,可以考虑通过考研转换赛道,但需要评估时间成本。
选择专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希望考生在做出选择时能够充分了解专业的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