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在广西,一位74岁的胆管癌患者陈女士的母亲,原本在广西医科大学接受救治。她的治疗之路却充满了波折。后来,她转至广州某私立医院,期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之路的坎坷
这家医院曾向患者承诺“有把握治疗”。在短短一个月内,患者经历了两次手术——动脉栓塞术和放射性胆道支架手术,但病情并未得到缓解。接着,进行了第三次手术——“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仅在三个月内就离世了。
争议的焦点
这起事件引发了许多的争议和质疑。主治医生推荐使用了一种没有合格证的“放射性粒子支架”,而且该支架实际上是在患者去世后才开始生产的。更令人震惊的是,医院的肿瘤科是刚刚成立的,并未备案可以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而涉事医生也没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处理结果及相关细节
经过调查和处理,涉事医院因违规开展放射诊疗被罚款28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77万元,其肿瘤科也被吊销执照。对于家属的维权行动,医院最终全额退还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除此之外,涉事医院的性质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虽然医院宣传自己为“三甲医院”,但实际上是一家私立机构,而且肿瘤科是由某位主治医生承包的。这也引发了人们对私立医院医疗质量和资质审核的质疑。
陈女士作为患者的家属,自称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但非肿瘤专科,这也引发了一部分人对她的专业背景的质疑。
这起事件不仅是个别医生的失职,更是暴露了私立医院在医疗操作中的严重违规问题。我们应该对医疗行业的监管进行深刻的反思,保障患者的权益,让每一位病患都能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也提醒我们在选择医疗机构时,要更加谨慎,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