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阳江报道,近日广东阳江地区发生多起由食用“大茶根”引发的中毒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一在民间流传多年的保健方式。
曾经,广东民间有食用“大茶根”以祛湿排毒的说法,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近年来因食用“大茶根”导致入院诊治甚至抢救无效死亡的案例却屡见不鲜。就在不久前,阳江市人民医院接连接诊了两名因食用大茶根中毒的患者。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两名患者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这一事件仍然给这一流传已久的民间保健方式敲响了警钟。
记者在阳江采访了几位医学界人士,他们一致表示,“大茶根”是一种含有剧毒的山草药,市民应该避免随意食用。关于食用“大茶根”可以祛湿排毒的说法,目前并无确切的医学依据。一位在阳江市区开诊的老中医陈医生介绍,“大茶根”含有多种有毒的生物碱,如勾吻素甲乙丙等,即使内服少量也有可能致人中毒。中毒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呼吸困难。
相关资料显示,“大茶根”实际上是由大茶药的根部经过洗净晒干而成。大茶药又名断肠草、钩吻,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这种植物的全株都有毒性,根部毒性尤其强烈。其中的钩吻生物碱是一种剧毒物质,能够抑制神经末梢和呼吸中枢,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阳江的一些县区乡镇,尤其是阳春、阳东和江城等地,仍有不少群众对这种“大茶根”的所谓“特效”深信不疑。他们认为“大茶根”具有祛风去湿、壮筋活络等功效,甚至有时会将其用于烹饪猪脚食用。早些年间,就有民间自寻短见的例子与食用大茶药有关。
一些阳江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在市区的一些农贸市场周边常能看到售卖“大茶根煲猪脚”的流动摊档。这些摊档往往会打出“去湿排毒、8元钱一碗”的字样来招揽顾客,并声称“无毒又有补”。医学专家却警告称,这种“大茶根”绝对不能随意食用,更不能将其视为一种保健方式。
最近,广东食品安全网发布的消息指出,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近期接诊了多名因食用“大茶药”而中毒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所食食物初步判断,中毒元凶正是“大茶药”。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切勿盲目相信民间传说,随意食用有毒植物。在追求健康的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