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如同一个永恒的谜团,引发了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的深入。在这部剧中,一个憨厚老实的足疗师老大,在东北小城过着朴实而快乐的生活。他的几个事业成功、自以为生活幸福的弟弟妹妹,为了大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决定帮他来到繁华的北京寻找“幸福”。
在这座大都市里,老大见证了弟弟们——房地产大亨二弟、官迷三弟、房奴四弟以及热衷股票的“股疯”小五的种种现实困境。他以自己乐观的天性,为弟妹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温暖,陪伴他们渡过难关,并引导他们重新发现幸福的真谛。
“生活越来越好,幸福却越来越少”的现象,实际上在许多人心中引起了共鸣。这不仅仅是剧中五兄妹的生活写照,更是现实中无数人的真实体验。荷兰伊拉斯谟大学的调查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国民幸福指数在经历短暂上升后,近年来却呈下降趋势。同样,《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许多人认为只有赚取足够的财富才能收获幸福。然而有趣的是,越是繁华的城市,人们的幸福感却越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夺走了我们的幸福感呢?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已经步入一个物欲横流的“物性时代”。在长达二十多年的财富竞赛中,人们发现财富的增长并未带来幸福感的同步提升,反而背道而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人们过于专注于物质的追求,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导致心灵变得疲惫而缺乏生命力。
人类与自然的疏离也成为了幸福的绊脚石。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的高级督导王国荣解释道,从古人诗词字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带来的幸福感。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在人造的“丛林”中,忘记了自然的美丽与恩赐,导致心灵变得枯竭。幸福的往往不是那些最发达的地方,而是那些拥有蓝天绿地、清澈星空的地方。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也在悄然蔓延。尽管现代通讯技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距离却越来越远。王国荣指出,人们的思维模式越来越倾向于“右脑”,即注重个体、权利、地位等,而忽视了群体、感性、道德等能够带来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时候,我们并非生活在缺乏幸福的环境中,而是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幸福的含义。或许,回归简单、重拾内心的宁静、重新与自然和谐共处、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是找回幸福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