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风,这个我们并不陌生的词汇,如今因高发病率而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谈话中。小中风患者的病况多变,症状各异,其潜在危害不可小觑。今天,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小中风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以便更好地认识并预防这一疾病。
1. 手脚麻木或虚弱,不明原因的手中的物品突然落地;
2. 短暂的失明、复视或视力模糊;
3. 突然失语,发音不清或说话困难,但意识清晰,迅速恢复正常,不留痕迹;
4. 频繁头痛,甚至突然晕倒,但很快就清醒过来;
5. 出现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
6. 原因不明的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常常无缘无故地犯错;
7. 这些症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没有任何明显的诱因,持续时间很短,只有几秒甚至几分钟。
调查统计显示,有六种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遭遇小中风,他们应该特别警惕:
1. 有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
2. 血脂、血压和血液粘稠度明显增高的人群;
3. 体胖、缺乏运动的人群;
4. 滥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
5. 有中风、冠心病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6. 长期大量吸烟或酗酒的人群。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小中风不仅可能引发中风,还与其他疾病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糖尿病。据美国报道,中风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几率是普通人的13倍。在对225例中风患者6年的随访中,有23%的小中风患者死于心肌梗死。有研究发现,小中风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的两倍。为什么小中风患者容易患心肌梗死和糖尿病呢?主要原因在于两者都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以及血液流体动力学或凝血机制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凝血机制的变化以及血液流体动力学的异常导致微血管血流减慢,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引发小中风或中风。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风几率是普通人的3-21倍。中风、冠心病和糖尿病被视为“姐妹病”,属于同一类别。
认识到这些真相后,人们应该特别警惕小中风的发作。中老年人尤其需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小中风的症状,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过于恐慌。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前往大医院进一步检查,重点检查血脂、血粘度、心脑血管状况、血糖、尿糖等指标。尽早发现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变不良习惯如、限酒等。保持生活规律、饮食合理、避免过度劳累、注重心理健康、保持愉悦稳定的情绪。若能坚持做到这些,必定能预防或减少中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小中风是一种严重的中风疾病,其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必须积极预防小中风的发生。